一季度作為映照全年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的風向標,跑好“第一棒”至關重要。今年以來,集團公司煤電、工程建設兩大板塊以開局即奔跑、實干爭春早的拼搏姿態,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跑出雙軌并進的“加速度”——煤電板塊以綠色轉型之筆繪就能源保供新圖景,工程建設板塊以創新驅動之鑰開啟市場開拓新布局,順利實現首季“開門紅”。
大地回春,生機勃勃。一季度,煤電、工程建設兩大板塊同步交出亮眼成績單:煤電板塊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4%,在運、在建、擬建總裝機規模突破2000萬千瓦;工程建設板塊則以市場中標額、簽訂合同額分別同比增長177%、335%,實現“量”與“質”的嶄新跨越。這一組組躍動的數據,恰似春雷激蕩,彰顯出集團公司“能源壓艙石”與“基建主力軍”的發展活力。
煤電板塊堅決扛穩扛牢能源保供首要責任,強化生產管控和運行調度,一季度累計完成發電量116億千瓦時、供熱量2022萬吉焦,供電煤耗、發電廠用電率、綜合廠用電率、發電水耗同比下降3.5%、7.5%、0.8%和5.3%,在運機組全部開啟啟停調峰新模式,參與深調時長同比增長10%,確保在能源保供關鍵時刻靠得住、站得出、頂得上的同時,全力助力自治區綠電消納;所屬供熱企業管網失水率達歷年最低,用戶滿意度達99%以上,“溫暖工程”效應持續釋放。
工程建設板塊所屬電力設計院斬獲42億元的新能源訂單,在風光儲領域持續領跑;送變電公司新能源中標同比增長215%,實現“彎道超車”;電力工程院成功開拓煤電一體化調試新領域,華建綠智管樁項目以4600余萬元的合同額叩開華東市場大門……從傳統能源到新能源,從核心區域到新興市場,工程建設板塊正以全產業鏈優勢構建起跨越式發展的“四梁八柱”。
當數字化浪潮席卷傳統產業,煤電、工程建設兩大板塊以智慧化轉型演繹“老樹發新芽”的生動實踐。
在準大二期項目施工現場,“智慧工地3.0”平臺猶如精密的中樞神經系統,實時監控著塔吊運行數據,這套覆蓋安全、質量、進度等八大模塊的數字化管理系統,讓項目周報生成效率提升60%,數據采集工作量減少45%,成為項目建設的“最強大腦”。而在煤電板塊,通過靶向發力經營指標,全線成本動因分析,利用月度滾動預算填報機制,建立動態盈虧平衡模型,做到精準化“降成本”;并通過日調度交易持倉量、優化機組運行及檢修方式、動態調整策略、加強與蒙西各廠協同配合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增效益”。截至三月底,煤電板塊所屬13家生產單位盈利面達77%,火電售電均價實現同比、環比、計劃比、合約比“四增長”,入爐綜合標煤單價同比降低4.2%。
管理機制創新亦如春筍破土,在工程建設板塊,成本管控“精準滴灌”成效顯著,“三維六率”星級評價模型激活內生動力,在電建集團項目薪酬激勵試點中,關鍵崗位人均效能提升30%。203名項目經理多維評價體系和星級項目部分級激勵機制即將落地,為項目管理注入新活力。
安全生產如同隱形的生命線,串聯起煤電、工程建設兩大板塊的發展脈絡。
煤電板塊依托星級企業管理體系,以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全力統籌發展與安全。開展的鍋爐“四管”防磨防爆、防誤操作、防電熱保護誤動等三項專項治理行動,如同給機組穿上了“金剛罩”。全面開展復工復產及環保專項檢查,在運機組故障率次數同比下降超40%,故障小時數同比下降50%。
工程建設板塊啟動的“春雷行動”,為阿右旗風電項目施工現場的64臺大型機械進行了“全身體檢”,設備完好率達100%。同步修訂的安全生產標準化檢查體系新增調試工程專項標準12項,讓安全管理更有“硬標尺”。這種將安全基因積極植入生產肌理的持續努力,讓項目建設安全之舟行穩致遠。更具創新性的“三維立體檢查”機制,建立起涵蓋五大類68項高頻風險點的安全管理典型問題庫。準大二期項目引入的AI智能識別系統,讓隱患整改率提升至98%。620余人次參加的權威機構專題培訓,也為安全生產筑牢了人才根基。
在項目建設的“戰場”上,煤電、工程建設兩大板塊正上演著“速度與激情”的雙重奏。
煤電板塊通過成立基建項目全過程推進工作組,采取提級管控、專家駐場、日調度管理機制,全力推進在建、擬建的10個火電項目提速提質提效。金山三期、準大二期項目的23項里程碑節點分別完成15項、12項。5個擬建項目納入“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關于蒙西地區新增自用煤電規模400萬千瓦”規劃。
工程建設板塊2025年度偏遠農牧戶通電升級工程“預備起跑”,進度超前15%,在民生細微處彰顯國企擔當。科技創新為項目建設插上騰飛之翼,智慧工地平臺新增的質量履職線上檢查功能,讓管理效率提升40%。3項工法申報、2項行業獎項籌備……創新的種子正在項目一線生根發芽。
首季“開門紅”,是起點也是沖鋒號。煤電、工程建設兩大板塊將堅定信心謀發展、全力以赴抓落實,加大力度優化布局,鞏固經營向好態勢,持續在管理創新、市場深耕、風險防控方面使真勁、下苦功,在這充滿希望的春天里,力爭以首季“開門紅”促全年“滿堂彩”,為集團公司加快建設一流高效重要能源企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