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經濟正面臨美國政府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帶來的一系列不確定性沖擊。面對外部復雜形勢挑戰,中國正以一場廣泛而深入的提振消費行動為全球經濟注入增長動能,為全球經濟治理提供新的實踐路徑。
其實,今年以來我國就開始了多舉措提振消費的工作。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包括“人工智能+”、有序發展低空旅游、航空運動、消費級無人機等低空消費,并將“開辟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作為重要任務之一。這一戰略部署不僅以技術創新賦能消費變革,更通過政策“組合拳”精準發力,為消費市場可持續增長注入強勁動能。
以“人工智能+”為例,其充分展現了技術驅動創新在高成長性消費賽道中的核心地位。人工智能并非簡單地與各行業相加,而是借助其技術及互聯網平臺,與傳統和新型行業深度融合,創造全新的發展生態。從智能家居中通過語音指令即可控制家電設備,到智能醫療中輔助醫生進行疾病診斷,再到智能教育中根據學生學習情況提供個性化學習方案,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催生新產品、新服務和新消費模式。虛擬試衣間利用3D建模讓消費者實現“指尖換裝”,不僅節省了試衣時間,還提供了更多搭配選擇;智能浮潛裝備借助AR技術為消費者還原美輪美奐的海底世界,帶來沉浸式的體驗。從DeepSeek到具身智能,這些創新應用從注重“技術溢價”逐漸轉向聚焦百姓生活的“體驗溢價”,滿足了消費者對于高品質、個性化生活的追求,也體現了技術創新對消費場景的重塑和消費品質的提升。
低空經濟既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也是滿足新興消費需求的重要領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休閑娛樂方式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和高端化。低空旅游、航空運動及消費級無人機等領域,為消費者提供了全新體驗。乘坐小型飛機俯瞰壯麗山河、參與滑翔傘運動感受自由飛翔、操作無人機拍攝獨特視角的畫面,這些活動滿足了人們對新奇體驗、探索未知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與傳統消費相比,低空消費更注重個性化、體驗式消費,所針對的是消費者在物質需求得到一定滿足后,對于精神層面和獨特體驗的追求,填補了市場在這方面的空白。
高成長性消費賽道往往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以人工智能市場為例,近年來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從企業到家庭,從辦公到生活,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的潛在用戶群體極為龐大。在低空消費領域,盡管目前仍處于發展初期,但隨著低空領域逐步開放、相關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和參與到低空活動中。據相關預測,未來幾年低空旅游、航空運動等市場規模有望實現大幅增長,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而且,這些新賽道還能夠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發展,如低空消費帶動飛機制造、航空培訓、旅游服務等產業,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
首先,高成長性消費賽道的發展為消費變革提供了強大動力。一方面,新賽道帶來的新產品和新服務,提升了消費的品質和層次。例如,人工智能賦能的智能家居產品,讓家庭生活更加便捷、舒適和安全,消費者從傳統的家電使用體驗升級到智能化的家居生活體驗。另一方面,新賽道滿足了消費者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從過去的標準化消費向定制化、差異化消費轉變。在低空旅游中,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時間定制飛行路線,這種個性化的消費體驗推動了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使消費市場更加注重品質和體驗,促進消費向更高水平發展。
其次,開辟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拉動作用。新賽道的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投資和生產,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消費級無人機產業為例,從無人機的研發、制造,到銷售、售后以及相關配套服務,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產業發展吸引大量資金投入,在促進就業的同時,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同時,新賽道消費需求增長直接促進了消費市場繁榮,增加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低空旅游的興起,不僅帶動航空產業發展,還促進了旅游目的地的餐飲、住宿、交通等相關服務業發展,形成產業間的良性互動,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再者,高成長性消費賽道與產業創新緊密相連。為了滿足新賽道的消費需求,企業必須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在“人工智能+”領域,企業不斷研發新的算法、模型和應用,以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和用戶體驗。這種創新既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本身發展,也促進相關產業智能化升級。例如,制造業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智能制造,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低空消費領域發展也促使航空技術不斷創新,飛機設計更加注重安全性、舒適性和經濟性,航空服務模式持續優化,推動整個航空產業創新發展,進而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
在“人工智能+消費”領域,盡管技術發展迅速,但部分應用技術成熟度仍有待提高。以掃地機器人(16.200, -0.41, -2.47%)為例,市場上許多產品在避障、路徑規劃以及清潔效果等方面存在不足,難以完全滿足消費者期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些車型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尚不穩定;在低空消費中,無人機續航能力、信號穩定性以及低空飛行安全保障技術等也仍需進一步提升。技術成熟度不足導致產品質量和性能不穩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者購買意愿和使用體驗,制約高成長性消費賽道快速發展。
例如,低空經濟發展面臨基礎設施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的問題。低空飛行需要配套的起降點、導航設施等基礎設施。但目前我國低空基建數量相對較少,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低空旅游、航空運動等需求。在一些旅游景區,缺乏專門的低空旅游起降點,限制了更多低空旅游項目的開展。同時,低空飛行的通信、導航、監控等保障設施也有待加強,亟需專門的數智化系統來確保低空飛行的安全順暢。在“人工智能+消費”領域,盡管互聯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但在一些偏遠地區,網絡信號不穩定、帶寬不足等問題仍存在,影響了智能產品和服務的使用效果。
對于一些新興的高成長性消費賽道,消費者的認知和接受程度還相對較低。以低空消費為例,一方面,由于低空經濟相對傳統領域而言比較新,科普推廣力度不足,許多消費者對低空旅游、航空運動等了解甚少,不知道該如何參與。另一方面,部分消費者受傳統消費觀念影響,認為低空消費屬于高端、小眾消費,存在安全風險,從而對其望而卻步。在“人工智能+消費”方面,一些消費者對智能產品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存在擔憂,擔心個人信息泄露,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智能產品的普及。
新興消費賽道的快速發展對政策法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低空領域,相關的飛行管理、安全監管、行業規范等政策法規尚不完善。例如,對于消費級無人機的飛行空域、飛行資質等規定不夠明確,可能帶來安全隱患。在“人工智能+消費”領域,涉及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算法倫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規還需進一步細化和完善。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