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全球氣候變化與環境治理的大背景下,“雙碳”目標已成為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導向。環衛行業,作為城市環境治理的重要一環,正處于向高效化、低碳化轉型的關鍵時期。
新能源環衛車作為推動這一轉型的重要力量,承載著行業的期待,然而,當前其發展卻面臨著諸多技術瓶頸的掣肘。
其一,能量密度局限導致車輛普遍存在“跑不遠、裝不多”的問題,傳統電池系統占據底盤過重比例,上裝空間受限。
其二,溫控技術滯后使車輛在極端氣候下性能波動顯著,北方冬季續航衰減超30%、夏季熱失控風險升高等問題突出。
其三,電池壽命過短提高全生命周期成本,外殼銹蝕、電解液滲漏等隱患更威脅作業安全。
作為行業頭部企業的宇通環衛,近日推出了新一代新能源環衛車高比能電池,無疑為解決這些難題帶來了新的希望。新一代新能源環衛車高比能電池有哪些亮點?我們一起來看下。
部分傳統電池為追求續航提升,進行簡單堆疊電池電量,導致整車購買成本升高和整車裝載能力下降,對用戶來說得不償失。新一代新能源環衛車高比能電池則將能量密度和體積密度進行顯著提升,既保持強勁性能,又實現了輕量化設計,釋放更多上裝空間,真正實現"減重不減能,載重更強勁"的雙重突破。
當多數企業還在比拼“8年質保”時,宇通環衛直接將電池質保標準拉升至最長10年,提高環衛車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這背后是三重技術托底:長壽命電芯、獨有防腐結構和全新自研液熱、液冷技術,確保電池在全壽命周期內無銹蝕風險,低溫環境下杜絕高壓漏電及熱失控隱患,高溫環境下降低充電末端溫度,讓安全與效能雙重在線。
其中,液熱液冷技術與行業常規使用的電池包內高壓部件設計(加熱膜)不同,加熱膜直接包裹在電池絕緣膜上,一旦脫落干燒,便會存在安全風險。而液熱、液冷的結構原理類似家庭地暖,散熱水道位于電池底板上,可使電池全年工作在良好溫度區間,避免干燒,安全系數更高。
此外,新一代新能源環衛車高比能電池的全場景適應能力也是一大亮點。其通過液冷、液熱技術,精準控制電池溫度均衡維持在黃金高效工作區間,抑制高溫(65℃以下)、低溫(-10℃以上)導致的續航衰減、動力不足和充電變慢的現象,保證新能源環衛車能夠在各種復雜環境下穩定運行,為環衛作業的全年無休提供了可能。
新一代新能源環衛車高比能電池的推出,將對新能源環衛車電池行業帶來哪些影響?
對用戶端,其“減重不減能”的輕量化設計與長壽命特性,使單臺車輛全生命周期成本大大降低。寬域溫控能力則減少因氣候導致的作業中斷,年平均有效作業時長大幅提升。
對行業端,該技術突破了“續航-載重-安全”的三角制約,為后續智能網聯、無人駕駛等技術的疊加提供了底層支持,推動環衛裝備從單一作業工具向智慧化城市服務單元邁進,引領整個行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新一代新能源環衛車高比能電池,其價值不僅體現在解決續航、成本、安全等具體問題,更在于通過技術突破重構行業效率體系,為“雙碳”目標下的城市環境治理提供了可復制的解決方案。
隨著宇通等頭部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環衛行業正加速向智能化、低碳化、服務化升級,未來有望形成“技術創新-效率提升-生態優化”的良性循環,為美麗中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