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至23日,世界燃氣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管網集團”)以“管網聯通世界,開放共享未來”為主題,通過開放服務交易平臺、天然氣全國一張網、LNG接收站業務、儲能業務、智能調控、科技創新六大核心展區,向來自全球70個國家的3000余名能源企業代表、技術專家展示了國家管網集團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基礎設施運營商的成果。
在20日舉行的“全球能源轉型”全體大會上,國家管網集團總經理何仲文系統闡釋了油氣體制改革的管網實踐——
全力推動“X+1+X”油氣市場體系建設,大力推進油氣管網基礎設施公平開放,建成投用開放服務及交易平臺,無歧視提供管輸服務,全面上線“一票制”聯運結算,推出“管網通”“峰谷通”等創新服務產品……國家管網集團正沿著市場化、區域化、專業化、數字化路徑,持續優化我國油氣管網的系統性布局。
這種改革實踐在會場一側的互動體驗區得到生動呈現。一套覆蓋全國油氣基礎設施的開放服務及交易平臺成為焦點:該平臺構建的“需求發布—路徑智能匹配”全流程快速響應,實現了資源調配效率的全面提升;其客戶交互端配備的智能客服系統,支持語音文字雙模態服務,既能精準解答全場景專業問題,更能基于用戶歷史交互數據提供個性化建議。
從理念到實踐的轉化催生顯著成效。數據顯示,“一票式”“一站式”服務方式,正撬動油氣市場主體顯著擴容:管網下游用戶增至1300家,增幅達55%;托運商客戶突破882家,其中中小托運商服務量增長近十倍,一次入網量由1570億立方米躍至2400億立方米,市場活躍度實現量級提升。
改革紅利持續向產業鏈上下游傳導。通過優化管網運行路徑、降低管輸費率,國家管網集團每年為社會節約用能成本約120億元,有效激發市場主體增儲上產積極性:過去五年間,國內煤層氣產量實現倍增,非常規天然氣、海洋天然氣產量顯著提升,支撐國內天然氣產量增幅達42%,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突破4200億立方米。
隨著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進一步提升,國家管網集團作為“全國一張網”運營主體,正以“1”的核心樞紐作用,有力鏈接上游資源端與下游消費端,為我國油氣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由國家管網集團自主攻堅的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一鍵啟停技術已在公司所屬LNG接收站實現應用,單船接卸時間縮短2.5小時。與傳統的人工操作相比,該技術可減少作業人員在現場暴露頻率,降低勞動強度,固化操作流程,形成標準化控制邏輯和安全可控工法。
國產鹽穴儲氣庫聲納測腔儀的探測性能與國際同類產品相當。鹽穴型儲氣庫具有注采靈活、單井吞吐量大、儲氣無泄漏、工作氣量比例高等優勢特點,已成為高效儲氣調峰的理想選擇。聲納測腔裝備可用于探測鹽穴儲氣庫造腔形狀,是鹽穴儲氣庫建造和運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核心設備。國家管網集團成功研制的這款聲納測腔裝備,在天然氣環境中最大測距達70米、鹵水環境中達240米。
大型長輸天然氣管網在線仿真系統破解了制約我國大型油氣管網的技術難題,填補了國內管網仿真工業產品的空白,保障了能源數據安全與自主可控,為智能管網建設和能源轉型提供了核心技術支撐,已在3萬公里天然氣管道上線運行。
從服務模式創新到核心技術突圍,我國能源企業正以開放姿態擁抱行業未來。隨著“全國一張網”與全球能源網絡的深度耦合,國家管網集團持續向國際能源界傳遞“深化開放共享”的中國聲音。
“國家管網集團成立以來,通過8座LNG接收站的公平開放以及推出‘氣液通’‘一站通’等創新產品,更多的國內中小企業獲得國際資源直采通道,讓中國更加充分地參與到全球能源格局重塑的進程之中,推動中國LNG消費市場持續旺盛增長。”據國家管網集團市場部副總經理楊安介紹,截至2024年底LNG業務累計實現接卸30個國家50多個托運商超7000萬噸,2024年接卸量較2020年增長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