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起征航空碳稅將于2012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由于歐盟設定的免費配額逐年遞減,隨著航空公司機隊規模和航線網絡的擴大,航空公司要繳納的航空碳稅將逐年遞增。此事在航空業引起了較大爭議。
歐盟委員會于2008年通過的有關法案,決定將國際航空業納入歐盟的碳排放交易體系(EUETS)中,該法案將于2012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屆時,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在歐洲機場起降的航班,都必須為超過免費配額的碳排放支付費用。此舉在航空業引起較大爭議,歐盟起征碳稅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根據歐盟規定,飛經歐盟的航空公司可免費獲得的碳排放量比例為82%,其余排放量中的15%將由航空公司通過拍賣的方式獲取,剩余的3%的排放量將被分配給高速成長中的航空公司以及行業后來者。規定稱,2012年航空業的碳排放量總量不得超過2.12億噸,從2013年起不得超過2.08億噸。
據市場人士初步測算,從東京飛往倫敦的單程碳排放量超過200噸,這筆碳排放費用一旦被轉嫁到乘客身上,經濟艙票價就會上漲約40美元。根據國際航空協會此前測算,歐盟碳稅將使航空業成本明年增加34億歐元。由于歐盟設定的免費配額逐年遞減,隨著航空公司機隊規模和航線網絡的擴大,航空公司將要繳納的航空碳稅將逐年遞增。
有專家認為,歐盟強行向過境航班征收碳稅違反了國際公約,且其具體征收標準設置并不科學,貿然執行會給全球航空業帶來成本重壓,可能導致其他無序出臺對應規則的混亂局面。據了解,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及歐盟內部一些航空公司已明確表示,反對歐盟單邊收取碳排放稅的做法。
有分析認為,在歐盟地區,從1990年至2003年,航空業的廢氣排放量增長73%,增長量遠遠高于其他行業。預計到2012年,這一增速將達到150%,如不及時采取控制措施,航空業造成的污染將使其他行業的溫室氣體減排成果付諸東流。實際上,瑞典、芬蘭和丹麥等歐盟成員國早在多年前就開始征收碳排放稅,愛爾蘭2009年也加入了此行列。目前,法國政府正在極力推動本國立法。但英國曾表示反對。征收碳稅是為了有效地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節能減排、凈化環境的目的。然而歐盟對航空業起征碳稅究竟能降低多少碳排放量,迄今為止沒有任何公開的數據能夠解釋清楚。
專家認為,航空業的碳排放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3%,而其他行業,如冶金、電力、制造業等要比航空業高得多。因此有專家質疑,歐盟起征航空碳稅的真正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保護環境無可厚非,但是歐盟最根本的目的除了實現經濟利益之外,也在利用環保來爭奪全球話語權。首先,歐盟在政治上尋求對話是通過環保。第二,歐盟現在通過這種制度是在貿易方面加大新的制衡手段,加大歐盟的綠色技術出口能力。歐盟所說的清潔能源的產品系列很廣,比如,航空器的制造技術,將來甚至是其他領域的清潔能源產品,歐盟都可能會提出相應的交換。
航空碳稅的影響還可能觸及到商業貿易領域。由于碳稅課征或將導致運輸成本提升,商貿領域的企業可能為此需要承擔更多的開銷。專家表示,歐盟這一舉動表面上是針對航空業,但起到的實質效果卻無異于在跨境服務貿易領域設置了碳關稅壁壘,這樣成本增加就會沿著產業鏈轉移到貨物貿易領域,那時候的影響就絕不僅是機票價格問題了,而是外貿企業的利潤進一步收窄和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世界旅游業理事會總裁兼CEO大衛 斯克斯爾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說,他反對征收航空旅客稅和歐盟碳排放稅。“航空業對環境的影響經常被作為征收這類稅的理由,然而卻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該項稅收被用來彌補對環境的不良影響。”
眾所周知,目前地球環境的破壞,全球氣候的變暖,碳排放量的增加是西方發達國家近兩百年工業化進程和現代社會發展所造成的直接結果。是西方發達國家追求更高生活品質所大量消耗各種能源、資源和原材料的結果。發展中國家也有追求同樣的生活品質的權利,而其工業化進程才剛剛開始,最多也就是幾十年的歷史。如果要由發展中國家來承擔全球氣候變暖、碳排放量增加的責任,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節能減排、低碳經濟成了人們的熱門話題。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國際上對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技術的研究也在加快步伐。該技術是把能源利用和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捕獲并封存到合適的地層構造中去,使這些過程不再有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這項技術被認為具有減排溫室氣體和減緩氣候變化的巨大潛力。例如美國將提供4.5億美元用于支持美國碳封存技術的研發。整個亞太地區預計有潛力存儲6000億噸二氧化碳,這相當于美國能源部門200多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國際能源署報告估計,到2050年,能源成本中有將近一半為減排成本,屆時碳捕獲及封存作為減排技術中最重要的一項將會得到普遍應用。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