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洛杉磯時報》4月15日報道,從2010年到2011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1.6%。自2005年以來,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了6.9%,國內呈現整體下降態勢。
美國環保局稱,核電站使用的能源已從煤炭轉換為天然氣,天然氣在燃燒時會釋放較少的二氧化碳,這是促使上述下降態勢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多為電力供暖的美國南大西洋地區冬季氣候溫和,這也使得電力需求較低。
核電站是溫室氣體的最大來源,其排放量占總量的33%。而交通運輸方面占了28%,是第二大溫室氣體來源。
預計在2025年以前,車輛燃油經濟性的提升將進一步減少交通運輸工具的氣體排放量。更大程度地從使用煤炭改為使用天然氣,也能夠減少核電站氣體排放量。美國總統奧巴馬承諾,到2020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17%,低于2005年排放水平。盡管整體呈現下降態勢,但很多專家仍主張管理部門必須進一步采取措施以實現2020年的目標。
美國環保局本周一證實,該局已經錯過了截止期限,來通過一項關于減少新核電站二氧化碳排放的最終規則。不過并未對這一延誤做出任何解釋。
規則一旦形成,美國環保局便能夠向現有核電站提出規定。按照環保局的規定,二氧化碳與甲烷的比重分別占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84%和9%。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