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xicheji.com-天天日天天舔,亚洲成年av免费看,99久热这里有精品免费,亚洲经典精品,97无码超碰中文字幕,成人AV中文字幕,亚洲风情在线观看,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美國機構:中國軟實力名列第三 僅次美國和日本

2009-08-17 10:27:16 中國網
日本《外交論壇》月刊7月號發表文章,題目是“中國的軟實力與對外文化交流”,作者是早稻田大學教授青山瑠妙。文章摘要如下。

  美國芝加哥全球事務學會公布了關于各國軟實力的調查結果。該學會在美國、日本、中國、韓國、印度尼西亞和越南進行了這項調查,根據經濟、文化、人力資源、政治和外交五個指標,對這6個國家的軟實力作出了評估。根據以上五個指標進行的綜合評估結果,中國的軟實力名列第三,僅次于美國和日本。

  這項調查顯示,與美國、日本和韓國相比,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的受訪者對中國的軟實力給予了很高評價,認為中國在文化領域的軟實力名列第一。在文化以外的經濟、人力資源、外交和政治領域,所有國家都給予了中國僅次于美國、日本的評價。

  將文化定位為軟實力重要因素

  對外文化交流是中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自建國以來就一直很重視,其重要性與作用也在與時俱進。目前,作為中國的重要產業和外交手段,對外文化交流被寄予了厚望。

  作為一個產業,中國開始重視對外文化交流是在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隨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有必要分階段地實行文化與媒體市場的開放。2002年中共十六大發出了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號召,開始嘗試進行文化體制改革。中國加緊制定有利于推動文化相關產品出口的法律,提出了實行將文化看作商機的意識改革。

  2007年10月,中國政府正式將文化定位為軟實力的重要因素。胡錦濤主席在同年召開的中共十七大上說,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他號召提升文化軟實力。正如政府工作報告中寫入“文化軟實力”概念那樣,作為輔助外交的重要支柱,中國越來越重視文化。

  中國開展民間外交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介紹中國。進入本世紀后,中國開始在傳統文化中尋找其外交的理論根據。2005年,胡錦濤主席首次提出了建設“和諧世界”概念。現在,文化外交被擺在了僅次于政治、經濟的中國外交的第三大支柱位置上,已經成為極其重要的外交手段。

  中國的對外文化交流在兩個意義上很重要。第一,對中國來說,促進文化政策具有很大的培育文化產業意義,促進對外文化交流與幫助國內企業走出去有關;第二,作為提升中國軟實力的重要外交手段,對外文化交流值得期待。

  開展全方位對外教育文化交流

  在中國的對外文化交流政策中,引起世界極大關注的是教育與對外文化交流兩個領域。在海外,繼開辦孔子學院之后,中國又在開辦孔子教室。

  中國政府的方針是:孔子學院不僅是語言教育機構,也是向海外介紹中國文化的機構。由此可見,中國將孔子學院定位為教育文化設施,期望通過在國際上普及漢語,增強中國文化的影響力,進而提升國家的軟實力。

  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最初計劃在世界上開辦100所孔子學院,但截至今年3月,中國已經在世界各地開辦了256所孔子學院、58所孔子教室。中國政府計劃在2010年之前達到500所。此外,孔子學院電子版也進入了試運行階段,在互聯網上介紹中國的文化與現狀。

  同時,中國在海外普及漢語教育,擺脫了僅限于非洲等第三世界的狀況,步入了涵蓋歐美發達國家的全方位軌道;普及對象也由以往的學習漢語者、華人、華僑,擴大到沒有學習漢語必然性的普通學習者。

  中國的對外文化交流一直采取在世界各國舉辦“中國文化節”、展覽會及互派文化藝術團體和留學生這些傳統的文化外交手法。文化節采取了文化周、文化年等各種不同的形式,但基本上根據國家間的文化協定來舉辦或相互舉辦。

  在海外建立中國文化中心,也是近幾年受到關注的民間外交之一。現在,實際開展活動的有貝寧、開羅、巴黎、馬耳他、首爾、毛里求斯、哈薩克斯坦、柏林的中國文化中心。中國計劃今后10年在世界20至25個國家建立中國文化中心。

  中國文化中心的作用是提供文化、教育、信息三大服務。具體來說,舉辦各種展覽會、電影放映會、音樂會,提供關于中國文化的“發現中國”系列講義,舉辦關于漢語、太極拳和中醫等的講座。

  折射中國前進道路的重要“指標”

  進入本世紀以來,中國為了培育文化產業、提升軟實力,加大了實行文化政策的力度。

  從中國文化交流政策可以看出,發揮文化軟實力很大程度上依賴產業的強大。由于國家實行產業扶植政策,中國的文化產業近幾年取得了長足發展。扶植國產動漫產業就是一個顯著例子。2002年7月,上海零點市場調查有限責任公司對10歲至35歲城市居民進行的調查顯示,喜歡大陸動漫的受訪者僅為18.4%。可是,2008年播放的國產動漫《福娃奧運漫游記》超過了日本、美國動漫的收視率。但另一方面,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不會立即提高中國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中國的電影和動漫還沒有在日本、印度尼西亞和韓國等許多亞洲國家滲透,也許反映了這種狀況。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政府清楚英語中有不少關于中國文化的負面詞匯,因此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文化交流增進了外國人對中國的了解。中國的對外文化交流對介紹中國作出了貢獻,但未必推廣了中國主張的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美國芝加哥全球事務學會的調查結果證明了這一點。在不含中國的5個被調查國家中,大多數受訪者回答沒有聽說過“和諧世界”這一概念。

  在全球化不斷深入的情況下,文化交流是一面反映國家外交的鏡子。是與西方的價值接近,還是建設獨特的“和諧世界”,尋求世界的理解?今后需要進一步關注在了解中國前進道路上重要的“指標”———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動向。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美國 日本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