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就業,還是就業。
野村美國首席經濟學家DavidResler認定美國經濟復蘇的先決條件是就業。
“美國經濟尚未真正復蘇。復蘇的前提是,就業局面首先要穩定下來并實現好轉。在此之前,經濟仍將處于衰退之中。不過,我們相信就業形勢的拐點已經不遠,在年底之前我們有望看到非農就業人數持平或上升。”DavidResler表示。
事實上,無論是支持他的或是反對他的人都期待美國經濟復蘇,問題是:現在似乎不像?
復蘇了嗎?
但一切都看上去不錯,截至8月28日,道瓊斯指數已連漲8個交易日,引領股市上漲的依舊是那些問題金融股。
這樣的情況已持續了一段時間,過去三周,房利美(FannieMae)、房地美(FreddieMac)和美國國際集團(AIG)的股價大幅飆升,成為紐約證交所(NYSE)8月初以來漲幅最大的股票。這三大金融集團在去年金融危機高峰期間,均由美國政府接管。AIG去年9月一度瀕臨破產,該公司股票自8月3日以來已大漲150%,而現由政府掌管的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其股價漲幅近250%。
瑞銀財富管理研究部亞太區主管暨亞太區首席投資策略師浦永灝明確表示,美國毫無疑問在復蘇,盡管不是很全面。他特別提及了全美房價指數的變化。
而瑞銀集團也以 “Today… look-ingahead”為題發表報告來支持美國復蘇的看法。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也相對樂觀地認為,在今后一年的這個時段,美國經濟很可能超預期反彈,導致美國經濟從低谷快速反彈的主要原因是:庫存的正常化。在市場信心穩定之后,庫存就會逐步恢復正常水平。
但 “市場對于經濟軌跡感到緊張-期待V型復蘇的擔心通貨膨脹提前到來;而期待W型復蘇的則更擔心經濟二次跌入深度衰退,因而對近期的股市上揚感到憂慮?!盌avidResler表示。
DavidResler認為,在本輪衰退中,生產率增長跌幅超過2001年,在經濟萎縮的前5個季度里平均僅為0.8%。但二季度生產率增長驟增至6.4%,這可能預示著經濟增長即將得到改善。 但同時,由于生產率增長持續走高,因此企業面對最終需求上揚也無需增加雇員數量或工作時間。作為經濟中產能過剩的另一個反映,勞動力成本的降低強化了以下判斷:未來價格走勢的風險仍偏向通脹更低,而不是更高。
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的刺激計劃并沒有像教科書所建議的那樣,盡可能迅速地解決經濟問題。刺激計劃大約三分之一的資金用在減稅上,這方面舉措迅速產生了效果。另有三分之一資金是向州、地方政府以及個人提供救助,這部分措施步伐稍慢。不過,還有三分之一是投資基礎設施、教育以及其他項目,這部分舉措可能要數月甚至數年才能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