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國集團匹茲堡金融峰會即將召開。在此前分別在華盛頓和倫敦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沙特阿拉伯作為來自阿拉伯國家和海灣地區的唯一代表,對世界金融體系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增資等大議題沒有表現出太多的興趣,但對全球經濟復蘇與能源消費的關系也就是石油價格問題格外關注。分析人士認為,這一狀況在匹茲堡峰會上仍可能延續。
如果了解沙特經濟的基本特征,就不難理解沙特對于油價問題的特別關注。沙特是全球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石油是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金融危機的爆發和擴散,導致國際能源消費低迷,能源成為沙特受危機沖擊最大的領域。據統計,沙特原油去年日均產量為1050萬桶,出口價格約為每桶63美元;今年上半年日均產量卻不足800萬桶,價格在每桶50美元左右。原油產量和價格雙雙下滑,無疑影響了沙特的國民收入。
不過,金融危機對沙特經濟的沖擊還是有限的。這是因為,自2004年國際油價開始大幅攀升至去年9月份,沙特積累了大量的石油美元,外匯儲備充足。金融危機爆發后,沙特憑借豐厚的資金優勢,繼續維持經濟的穩步發展,除石化領域少數擴張性項目的投資有所減少外,涉及民生的各種基建項目幾乎無一受到影響。據沙特貨幣總署(央行)的最新數據,去年沙特國內生產總值增幅為4.5%,延續了近幾年的穩定增長趨勢。
沙特財政大臣阿薩夫曾表示,沙特擁有二十國集團成員中規模最大的經濟刺激計劃,與其他國家在經濟衰退后出臺刺激計劃不同,沙特的經濟發展計劃是長期一貫的。這既包括對國民經濟命脈石油產業的巨大投入,也包括推動非石油產業的持續發展。政府愿意并已經動用外匯儲備增加投資,以避免本國經濟受外部影響而出現發展停滯。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石油收入。
分析人士因此估計,在即將到來的二十國集團匹茲堡金融峰會上,沙特將集中關注促進世界經濟回暖和保持國際能源市場長期穩定等問題。
從近期的國際油價走勢來看,沙特應該是滿意的,因為目前基本穩定在每桶70美元左右的油價距離沙特國王阿卜杜拉提出的每桶75-80美元的“合理價位”只有一步之遙。但有分析人士認為,油價回升過快必然會對世界經濟復蘇產生阻力,這是誰都不愿看到的。
另外,沙特在本國金融監管方面有不俗的表現。沙特貨幣總署8月31日發表報告說,根據阿卜杜拉國王“將重點放在中長期政策而不是維護短期利益”的指示,沙特金融監管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以滿足國內資金流通需求,降低銀行借貸成本,因此,沙特銀行業最大限度地避開了此次金融危機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