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低碳經濟刻不容緩;低碳經濟應從點滴做起……在昨日開幕的市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低碳"成了委員們提及很多的字眼,低碳經濟成了人們熱議的焦點話題,他們紛紛為我市發展低碳經濟獻計獻策。
發展生物質能源替代電煤
邊志敏委員是一位研究新能源的工程師,他說,哥本哈根大會結束后,低碳經
濟已經成了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從石家莊市來說,我們在生物制藥、電子工程等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和基礎,下一步應該在發展生物質能源裝備制造業上加大力度。一方面,作為一個農業大市,我市有大量的秸稈,完全可以把這些散落在各地的秸稈收集起來,加工成型燃料,用來替代煤碳,或者用于生產沼氣,發展循環經濟。在新農村建設中,更要大力推廣沼氣、太陽能等新能源利用。
加快建設低碳農業發展模式
"現在人們一談低碳經濟,講工業的多,講城市的多,講鄉村的少,講農業的少,實際上發展低碳農業潛力巨大。"呂瑞華委員說,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是一個重要的溫室氣體來源,同時又受到溫室效應的嚴重影響。首先,人類活動尤其是人類的農業生產活動,已引起各類生態系統顯著變化,如毀林開荒、草場退化、土地沙化等森林和草場破壞所引起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其次,土地利用變化是目前大氣中碳含量增加的第二大來源。第三,施肥不當會加劇溫室效應。因此,如何減少農業的溫室效應是我們應該充分重視的問題。建議以生態農業、循環農業、新農村建設為基礎,按照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要求,構建石家莊低碳農業的發展新模式。積極倡導"節"字理念,實施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節電、節油、節柴(節煤)、節糧等節約型的農業發展方式。同時,積極發展生態農業,開展農產品深度加工和循環利用。
充分利用天然能源建設低碳房屋
楊曉飛委員說,低碳經濟時代,理應將低碳經濟模式作為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指導方向。據統計,城市里碳排放,60%來源于建筑物本身上,而交通汽車只占到30%。因此,發展低碳、綠色建筑已經勢在必行。低碳將囊括節能、節水、降低環境影響、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如使用環保建材、耐久材料、減少材料用量、采用光伏發電等措施。
九三學社在提案中則建議在我市率先發展"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對于市區十二層以上的新建住宅適當地界定某個范圍,強制執行"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一體化技術",提高我市的太陽能資源利用,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對既有建筑進行統籌規劃,集中管理、設計和改造。比如,較集中的區域可采用工程模塊型太陽能熱水器,以家屬院或招待所為主,采用自動集熱式或單機串并式技術設備。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