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化工周刊》報道,2010年全球石化生產商將面臨另一個挑戰年,雖然市場需求開始出現反彈,但來自中東地區的大量新增石化產能將對市場造成沖擊。不過市場分析人士認為,2010年全球石化業務環境將好于2009年。
石化生產商紛紛表示,全球石化市場需求在2009年已經觸底,當前正在復蘇之中。據美國析邁公司負責烯烴和衍生物業務的副總裁易瑞茂·馬克表示:“石化市場已經出現拐點,需求開始回升,但遠沒有回升到一年半前的水平。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市場已經觸底,并開始出現攀升,但供應方面將對市場施加壓力。”
據SRI咨詢公司高級咨詢師戴文尼·麥克表示:“2010年或2011年全球GDP增速將達到3%~3.5%,不過這是假設全球經濟復蘇不會再受到意外的沖擊。”
據SRIC高級咨詢師愛德·噶特內爾稱:“一些石化產品,如丁苯橡膠,在2012~2013年前不可能恢復到2007年時的水平,其他產品可能最快要在2011年恢復至2007年時的水平。”
2010年全球石化工業面臨的一個最大挑戰是新增產能的大量投產,這將對剛剛走好的市場造成沖擊。受中東地區大量新增石化產能陸續投產的影響,2010年多數石化產品的供應量將超過需求量。2009年中東地區一些石化項目的延期投產幫助生產商們暫時緩解了壓力,但這種情況在2010年不可能重演。分析師稱,2009~2010年間,中東地區原計劃有1800萬噸/年的新增乙烯產能投產,然而實際上只有400萬~500萬噸/年的新增乙烯產能如期投產。不過先前宣布延期的中東石化項目當前正在開始復蘇,這種影響將在2011年顯現。
易瑞茂表示:“需求正在復蘇,但是我們還將面臨更多產能投產對市場的沖擊。中東地區延期的石化產能以及亞洲一些新增石化產能將在2010年和2011年集中投產。2010年全球有900萬~1000萬噸/年的乙烯和乙烯衍生物產能陸續投產,即便2010年全球石化市場需求出現強勁增長,也不可能吸收新增的石化產能。”
戴文尼表示:“在西歐和北美地區,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來自中東地區以出口為主導的新增石化產能造成的較大沖擊。這些產能看來正在以逐步滲透的方式進入西歐和北美市場。然而,這些新增產能將對2010~2011年西歐和北美地區石化裝置的開工率水平產生較大壓力。”
業內專家預測,2010年全球乙烯裝置的開工率在80%左右,這是一個比較嚴峻的挑戰。考慮到未來兩年新增產能將陸續投產,因此乙烯裝置的開工率在未來兩年不太可能超過85%。較低的開工率水平最終將擠壓生產商的贏利。
易瑞茂指出:“原油價格的強勁上揚以及北美地區較低的天然氣價格,意味著以石腦油為原料的裂解生產商將面臨嚴峻的形勢。”中東和北美地區以乙烷為原料的裂解生產商將繼續維持競爭的優勢,石腦油和乙烷原料的價差將保持在176美元~220美元/噸。
受原油價格從2009年2月份低于35美元/桶漲至12月份約72美元/桶的刺激,2009年全球多數石化產品的價格處于連續攀升狀態。乙烯合同價格從2009年1月份的20.5美分/磅升至10月份37.25美分/磅,預計2010年乙烯價格漲幅應小于2009年。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