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決定在“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新能源,“十二五”電網規劃中提出了五條具體構想。
據新華社2月18日報道,陜西是中國傳統的能源大省,以火力發電為主。這種能源結構使得陜西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大大影響了陜西省的環境質量。為了適應低碳經濟發展的要求,陜西省決定在“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新能源。
國家電網陜西省電力公司為此在2010年編制的“十二五”電網規劃中提出了五條具體構想,即加強陜南電網結構,為水電送出奠定基礎;加快陜北電網發展,滿足風電等新能源接網需要;完善關中電網規劃,適應生物質等新能源發電接入需要;積極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適應新能源發展要求;加快重點電網項目建設,積極做好新能源發電管理。
為實現以上構想,國家電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十二五”期間將建設關中至安康750千伏輸電工程,增加110千伏變電站布點,提高電網匯集和輸送水電能力,確保水電按時送出;建設關中-延安-榆林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強化關中和陜北之間電氣聯系,并增強330千伏及以下網架結構;加快建成以750千伏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統一智能電網,在全省范圍內統籌考慮新能源接入引起的調峰、調頻等問題,積極應對新能源發電接入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的影響;推進陜西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提高陜西電網消納新能源發電特別是風電的能力;抓緊建設、有序推進規劃建設的750千伏及以下各級電網項目;嚴格執行新能源接網方面有關規程、規范和規定,與發電企業一道,共同作好電網安全運行工作,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條件下全額收購上網電量。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