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政府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能源領域的政策不只停留在口號上,還希望在財政補貼、投融資政策實施細則、地方政府執(zhí)行中能夠落到實處。因為能源領域的投資資金需求量大,沒有政策支持根本做不了。”針對《四川省2013年重點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要進一步推動民間資本有效進入能源領域,正在攀枝花投資興建國內(nèi)最大民用光伏發(fā)電項目的云南君晟能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沈君7月31日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時如是直言。
落到實處需要的不只是口號
事實上,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能源領域是四川一以貫之的政策。201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出臺的《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實施意見》提出,要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電力建設、石油天然氣建設、礦產(chǎn)資源勘探開發(fā)等。而2013年重點改革工作更加強調,要進一步打破行政壟斷和行業(yè)壟斷,加快實現(xiàn)民間投資的平等準入,綜合運用信息發(fā)布、財稅、信貸、土地出讓等手段,推動民間資本有效進入金融、能源、鐵路、電信等領域。
能源領域不斷對民間資本松綁,政策面不斷放寬民間資本的準入門檻,對能源發(fā)展將起到促進作用。但對民營企業(yè)來說,他們所希冀的不僅是看到政府把利好寫進政策,而是促成文件的“落地”。“我這些年看了很多民間資本投資的案例,民間資本進入競爭性行業(yè)相對容易,而進入壟斷性行業(yè)確實很難,即使進入了也難以生存。政策面來看,國家陸續(xù)出臺了很多政策擴大民間資本的投資渠道,推動民間資本有效進入能源等領域,政策一片向好。但是,民間資本真正需要的不是口號,而是政策落到實處,真正地為企業(yè)帶來實實在在的支持。”四川省投資協(xié)會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一位有意進入能源領域投資的民企負責人也告訴記者:“說實話,這些利好政策對我們來說,意義不是很大,即使出來了也看不出我們到底該怎么做,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缺乏可操作性。如果不能盈利或者看不到未來的效益,我們也不敢貿(mào)然進入能源領域,畢竟覬覦大型央企、國企的既得利益不是那么容易的。”
民資孱弱仍需資金支持
政策大門雖已打開,但民資能否入場卻還面臨諸多考驗,這主要體現(xiàn)在實力方面。“政策允許你進入能源領域,民資就能進入嗎?民資與國資兩者在實力上存在固有差距,很多民企與大型國企相比實力不足,許多大型項目難以參與。能否進入,關鍵還得看你有沒有進入并實現(xiàn)盈利的實力。”四川省能源局調研員邵維新向記者表示,在四川,民間資本進入得比較多的還是水電行業(yè),而且是在有成熟技術且投資規(guī)模和資金不需要很大投入的小水電。而像頁巖氣勘采這種對技術要求很高,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且國內(nèi)還未有成熟技術的行業(yè),有幾個民營企業(yè)敢貿(mào)然投入?這是不見得會有產(chǎn)出至少近期內(nèi)不會有產(chǎn)出的投資,說到底還是是否具備進入實力的問題。
沈君也告訴記者:“像能源這些自然壟斷行業(yè),其投資周期長、投資資金量大讓民資顯得孱弱。此外,除了補貼,公司投資資金的籌措都只能靠公司自己,而目前在投融資這一塊缺乏相應的政策。從項目立項到建成運營,期間會和多個部門打交道,但是有些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對電站的概念不清楚而耽誤時間和流程,所謂的‘玻璃門’和‘彈簧門’也依然存在。”基于此,沈君表達了其對政策的殷殷希冀,一方面希望政府能夠落實實在的財政補貼和投融資實施細則,并可適當設立一些獎勵性資金,帶動企業(yè)投資的熱情和積極性,另一方面,希望政府的政策不只是停留在口號層面,而是真正落到實處,并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通過媒體等各種渠道宣傳普及能源尤其是新能源方面的知識,使得相關職能部門更了解這方面的知識,百姓也更愿意參與到家用型光伏電站項目中來。營造公平競爭環(huán)境是關鍵“四川的民間資本投資已超過總投資的50%,投資增長速度是最快的,但是在能源等領域,民間資本能夠參與的確實很少,像在壟斷行業(yè),民間資本想要進入,審批環(huán)節(jié)要求特別嚴苛。而一直以來,民營企業(yè)想要投資能源領域也缺乏細化的政策和程序等的指導。”省投資協(xié)會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其建議,首先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要積極營造公平公正、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讓民營企業(yè)切實參與到競爭中來;其次,民間資本的政治待遇也必須實現(xiàn)平等、公平。“雖然政策一直在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能源領域,但無形的‘門檻’依然存在,民間資本進入能源領域不僅要進去,而且要打破這些‘門檻’,政治待遇實現(xiàn)了公平、平等,才能在審批、融資等各方面得到保障,才能在能源領域真正分得一杯羹。”
上述民企負責人也表示,放開民間資本,關鍵是要打破央企和國企的壟斷,且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當然地方各級政府部門也要積極配合,否則上行不下效,也是一紙空文。
有專家也指出,相關部門應該制定出更細的投資配套和優(yōu)惠扶持政策的實施細則,并推些好的項目讓民間資本能夠得到好的回報,以逐漸吸引更多民資進入能源領域。而民企也不應過多依賴政府優(yōu)惠政策,重要的是自身要對提升資金、技術和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能力要有一定的規(guī)劃,加快投資轉型升級步伐、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提高進場后的博弈能力。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