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研究表明俄羅斯不存在明顯的“資源詛咒”現象,但其經濟存在結構性缺陷,經濟增長已經表現出過度依賴于石油天然氣資源及其價格的特性。
自然資源稟賦作為物質生產活動的必要因素,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自然基礎。但是資源的豐裕程度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卻是非常復雜的。“資源詛咒”的現象由來已久,近現代以來的案例較多,研究也非常廣泛。
通常情況下,良好的資源基礎會促進經濟增長。早在1962年,英國著名經濟歷史家約翰?哈巴谷(John Habakkuk)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在他看來,美國豐富的資源極大提高了生產率,并直接導致了美國19世紀的大繁榮。與此類似,挪威成功實現了對豐裕自然資源的管理,從而實現了經濟長期穩定和發展。
但在現實中更常見的情形是,資源富裕國家的經濟增長反而落后于資源貧瘠的國家,即資源存在“詛咒”效應。經濟學家阿蘭?蓋爾伯(Alan.Gelb)等人都論證了這一結論的存在。此后,這一問題的研究者們分別從經驗數據的角度證實了“資源詛咒”效應在不同國家之間以及同一國家不同地區之間的存在。
關于“資源詛咒”作用機制的理論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對投資的擠出效應,即豐富的資源提供了持續的財富收入,從而降低了居民儲蓄和投資的積極性,導致經濟發展也缺乏投資動力。其次,對人力資本的擠出效應,資源豐富的國家可能會忽視對教育和人力資本的投資。再次,對創新活動的擠出效應,資源的財富效應會吸引對初級部門的關注,從而抑制其他行業的創新活動,使經濟發展缺乏科技效率和技術推動。最后,對良好制度的擠出效應,即資源富集會增加通過非生產性活動獲得資源租金的激勵,經濟增長因缺乏制度保障而受到阻礙。
資源詛咒并非牢不可破,挪威就是受益于豐富資源并使經濟得到健康發展的典型。要避免落入“資源詛咒”的陷阱,需要建立科學的資源開發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開發利用計劃和資源租金使用制度,同時積極培養多元化產業結構,并加大人力資源開發力度,鼓勵創新經濟的發展,為經濟增長提供資源、人力、創新和制度保障。
俄羅斯和國際油價
俄羅斯是石油天然氣資源大國,也是生產和消費大國。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2年底俄羅斯探明石油儲量119億噸,占全球份額的5.2%,在世界各國中排名第8位;探明天然氣儲量33萬億立方米,占全球份額的17.6%,居世界第1位。盡管資源量位居前列,但俄羅斯能源部依然表示,其潛在資源儲量還遠高于探明儲量。
巨大的資源為俄羅斯帶來了巨額的石油紅利,以2012年為例,布倫特原油均價達到111.67美元,僅石油出口一項為俄羅斯帶來1882億美元的收益。
盡管,俄羅斯因石油獲益,但能源收益卻成為其國民經濟中最不穩定的因素。蘇聯解體以后,因石油價格低迷,俄羅斯經濟陷入困境,但經過數年調整后走出先抑后揚的勢頭,并在近幾年高油價時代實現快速增長。
具體表現為:從1992到1996年,俄羅斯經濟緊縮的勢頭得到遏制,并在1997年實現微弱增長,但1998年金融危機使當年的經濟總量再次下滑,1999年出現一定的恢復性增長。2000年,俄羅斯經濟實現了10%的增長,并從此步入了快速增長的軌道,此后到2008年的年均增長率達到6.5%。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俄羅斯經濟出現較大幅度緊縮,2010年和2011年重新回到4%以上的增長,2012年則為3.4%。
俄羅斯宏觀經濟的波動性到底是由經濟體制的改革?是政治上普京治理有方?或是國際市場資源產品價格上漲推動?抑或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造成的呢?
盡管答案對于人們觀察俄羅斯的直觀影響上十分清晰,但從這期間世界石油天然氣資源價格走勢變化來分析石油資源對俄羅斯宏觀經濟發展的財富效應,研究油價波動對其經濟增長的影響,對于研究該國經濟增長質量,判斷未來經濟增長走勢,具有數量級上重要意義。
筆者通過回歸分析法,對這一關系進行定量分析后,發現短時間內國際油價波動對俄羅斯經濟增長產生正面的影響,具體是:當國際油價在當期增長1%,將導致俄羅斯經濟增長率在下期提高0.113%;如果在某一期間國際油價增長20%,將會直接拉動俄羅斯經濟增長速度在下一期大幅提高2%以上。
反過來,俄羅斯經濟增長將會帶來國際油價的下行,也就是俄羅斯經濟增速放緩或者萎縮將促使未來國際油價的上漲,從另一方面印證了俄羅斯經濟增長對國際油價的依賴。
從俄羅斯到山西
從不同角度對俄羅斯經濟增長與國際油價關系進行實證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考察期間俄羅斯經濟增長速度波動與國際油價變動方向一致,國際油價變動是俄羅斯經濟增速波動的重大單一原因,是預測俄羅斯經濟增長的重要先行指標。
同時,俄羅斯維持經濟較快增長不只是需要較高的國際油價,更需要國際油價的持續上漲。2011年和2012年國際油價在高位徘徊但當年漲幅相對縮小,俄羅斯經濟增長速度也明顯放緩。
雖然研究表明俄羅斯不存在明顯的“資源詛咒”現象,但其經濟存在結構性缺陷,經濟增長已經表現出過度依賴于石油天然氣資源及其價格的特性。隨著石油資源金融屬性加強和世界市場形勢變化,其價格波動日趨加劇且難以預測,俄羅斯經濟增長趨勢明顯缺乏穩定性,而一旦油價大幅下跌,資源財富減少,俄羅斯經濟將會重新陷入衰退。
因此,俄羅斯存在陷入“資源詛咒”陷阱的風險,而其在更長期內的“資源詛咒”效應和未來風險有待進一步研究。
國際石油均價在過去幾年漲幅巨大,近期表現出高臺站穩的跡象,同時由于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對石油的有效需求放緩,地緣政治影響因素也得到較為充分的表現。因此,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國際油價將難以出現持續大幅上漲的情形,國際油價上漲對俄羅斯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也將大幅減少,預計俄羅斯經濟平均增速將顯著小于2001-2008年間的6.5%。
雖然經濟增長不是衡量社會發展的唯一指標,但當前保持經濟穩定較快發展對我國長期的改革發展和復興仍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而石油天然氣資源稟賦在俄羅斯經濟增長中的角色可為中國部分省市提供重要啟示:對資源行業的過度依賴會導致經濟增長隨著資源價格的波動而劇烈波動。
山西在2009年上半年成為全國唯一經濟負增長的省份,2009年全年是全國唯一GDP增速低于8%的省份。此類省市應該建立長期均衡發展戰略,抓緊時間調整經濟結構,特別是在資源行業景氣周期利用資源收入加快其他行業發展,減小資源行業在經濟中的比重,避免陷入“資源詛咒”陷阱。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