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凌晨5點15分,楚雄換流站主控室里一片靜謐。隨著相關斷路器轉至冷備用狀態,和楚乙線從和平側空充至楚雄站,楚雄站操作界面顯示出“ON”,“搞定!”值班操作員劉越和呂永兵高興地擊掌相慶,通宵未眠的困倦被一掃而光。
歷時6個小時41分鐘,世界首條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800千伏楚穗直流聯網運行方式轉孤島運行方式操作全部完成,楚穗直流首次進入實際孤島方式輸電運行,能有效減少直流系統故障對主網的影響,提高南方電網的安全穩定水平,同時增加云電外送現有輸電通道的送電能力70萬千瓦,對落實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全額吸納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義。至此,云南外送通道輸電能力提高至1155萬千瓦。
據悉,通過近兩年開展的6個階段的調試工作,南方電網公司驗證了孤島運行的技術特性,查找出了孤島運行存在的問題,完善了相應的技術措施,為迎峰度夏期間安排楚穗直流孤島運行、盡可能吸納云南富余水電打下堅實基礎。
據了解,在“5.26”孤島運行方式補充試驗中,楚穗直流發生了控制設備運行異常的問題,導致楚穗直流雙極相繼閉鎖。超高壓公司針對暴露的問題,認真分析,細致排查,發現了可能導致設備損壞的重大隱患,及時采取了管控措施。
在南方電網公司統一安排下,南網科研院開展仿真計算,根據設備風險校核需求不斷將孤島方式下設備耐受工況精確化。超高壓公司根據相關計算情況,組織廠家前后開展了3輪校核工作,根據校核結果將各類設備風險分層分級,針對高風險設備開展了進一步的重點校核和精確校核,務求準確辨識孤島工況下的設備風險。針對閥冷設備國外廠家配合不力的問題,該公司不等不靠,積極聯系國內同類設備廠家,開展理論分析和試驗驗證,準確評估出設備風險。
根據設備風險校核結果,南方電網公司系統部重新調整了孤島運行方式安排,取消了部分對設備影響較大的運行方式,明確了各類設備耐受工況的邊界條件,將孤島方式運行工況限定在設備能夠承受的范圍內,控制住設備風險。
“針對孤島運行方式下閥冷設備等存在的高風險,超高壓公司還研究提出了將閥冷設備接入站外電源的風險管控方案”,超高壓公司生產設備部賀智介紹,還開展了站用電切換試驗,驗證了閥冷設備等重要站用負荷接入站外電源的可行性。
經過實施此次大規模的設備風險辨識與管控工作,孤島運行方式下的楚雄站設備風險得到了全面、完整、細致地排查,對于可能影響設備安全和系統運行的高風險采取了有效控制措施,消除了潛在的重大風險,為楚穗直流真正安全轉入孤島運行方式創造了有利條件。
據悉,楚穗直流將按照“四天孤島,三天聯網”輪換的方式運行,孤島/聯網運行方式轉換操作頻繁,風險大。超高壓公司安寧局提前組織人員,結合歷次孤島調試情況,編制管控方案,分析操作風險和設備風險,從應急處置、特維等方面針對性地制定了應對措施,楚雄換流站于7、8月份分別組織開展了1次孤島運行方式下設備故障的反事故演習。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