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第四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15日召開,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孫楨表示,中國正在努力通過氣候變化立法、建立全國性碳市場,促進形成一整套溫室氣體排放管理制度,不因經濟形勢的起伏而影響其政策的有效性。
孫楨介紹,從2001年以來,中國陸續開展低碳試點,制定低碳發展規劃、嘗試碳排放股權交易、探索碳排放的峰值,并逐步結合法律的起草和政策制定推廣到全國。在探索生態城市建設方面,由中國和新加坡合作共建的中新天津生態城已成為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的樣板。
孫楨強調,氣候變化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嚴重挑戰,要真正做好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必須動員更多的力量。全面實施低碳發展戰略,除了各級政府的大力推動,還必須將其變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特別是納入到主流的市場經濟活動中。
就在幾天前,中國國務院首次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彰顯中國治理城市污染的決心。該計劃承諾,通過5年努力,使全國空氣質量的總體改善和重污染天氣的較大幅度減少,特別是目前空氣污染最重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
中國的城市生態建設也得到了外國專家的關注。國際清潔能源協會主席及聯合創始人古斯塔夫·格羅建議,在與中國合作過程中,可以看到中國越來越關注環保問題。他建議,中國在城市發展中應更重視新能源、再生能源的使用。美國工程院院士、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邁克爾·霍夫曼提出,生態城市建設必須重視可持續問題。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