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消息,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今日正式啟動。首日總成交量為120029噸,累計成交金額722.174萬元。廣東省此次碳市開盤價60元/噸,高于北京、上海和深圳。業內指這是因為各地經濟結構以及配額的稀缺性不一樣。
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日共有7家企業成功實現7筆交易,總成交量為120029噸,累計成交金額722.174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今日碳市開盤價為60元/噸,這個價格高于深圳碳市開盤價28元/噸,上海碳市開盤價25元/噸以及北京碳市開盤價51.25元/噸。
業內人士告訴新浪財經,廣東開盤價高于其他地區,因為配額的稀缺性不一樣,各省份的經濟結構不一樣。目前都是區域性的試點,省份之間不能交易。
根據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公布的有償碳排配額發放情況,本次發放的有償配額量為300萬噸,有效申報量為507.3921萬噸,28家控排企業和新建項目單位競價成功,競買總量為300萬噸。
按照“報價優先、時間優先”的競價規則,控排企業按照報價高低競得有償配額,若報價相同,則按時間先后競得配額。
本次發放的競買底價為每噸60元人民幣。控排企業的最高申報價格為81元人民幣,最低申報價為60元人民幣,平均報價為60.71元人民幣。最終按照競買統一價60元人民幣成交,總成交金額為18000萬元人民幣。
據了解,今年廣東省首批納入碳排放權管理的企業涉及電力、鋼鐵、石化、水泥,共242家,有償配額比例為3%。
其中,現有控排企業為電力、鋼鐵、石化和水泥四個行業2011、2012年任一年排放2萬噸二氧化碳(或能源消費量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企業,共202家;新建項目企業包括上述四個行業中預計2013—2015年和“十三五”投產的年排放2萬噸二氧化碳(或能源消費量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新建(擴建、改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企業,共40家。
中央在2011年確定將北京、上海、廣東、天津、深圳、重慶、湖北作為碳排放權試點省市,要求2013年啟動碳交易試點,2015年基本形成碳交易市場雛形。
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今日舉辦“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中國碳交易高峰論壇”。廣東省首筆核證自愿減排量項目交易在論壇上進行了簽約,由廣東中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購買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廣東臺山下川島風電場項目產生的1萬噸核證自愿減排量,交易價格為20元每噸,創國內核證自愿減排量交易價格新高。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