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證券報周四報道,中廣核風電公司規模10億的中期票據今日正式發行。該票據與深圳碳排放交易所聯合發布,浮動利率與碳收益率掛鉤。這是國內首單碳債券,也是國內碳金融市場突破性的創新。業內人士分析,如果未來中國核證減排量(CCER)市場價穩定,該模式有望復制到水電、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
具體來看,根據上海清算所5日披露的中票募集說明書,本次發行的中期票據期限五年,主要投向銀行間市場。票面利率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結合方式,其中浮動利率與公司5個風電項目未來5年碳資產預期收益率掛鉤,浮動區間為5Bp到20BP(基點)。若期內發行人碳收益等于或低于50萬元,浮動利率將執行5bp;若高于200萬,浮動利率則執行20bp;介于這兩者之間的按實際收益確認。
公司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組內部人士表示,公司2007年起引入CDM碳業務,2009年就成立了團隊研究碳債券,策劃5年終于填補市場空白。“我們的目的主要是通過碳資產與金融產品嫁接,降低融資成本,是融資工具的創新。”
對于碳債券未來是否能推廣復制到其他可再生能源行業,前述業內人士指出,債券浮動利率與碳收益掛鉤,碳交易預期收益主要取決于未來市場需求變化。如果未來中國碳交易價格能穩定在18至20元/噸,收益還是比較吸引人的,可復制性較強。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