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口地熱井魏探1井正式開鉆
5月28日,水電小區地熱供暖示范項目鉆井工程魏探1井開鉆,這不僅標志著河南油田地熱供暖正式進入實施階段,而且也標志著河南油田綠色低碳戰略邁出堅實一步。
據了解,魏探1井是河南油田第一口地熱采暖井,設計工期為25天。這口井鉆探成功后,其地熱資源不僅為棚戶區改造一期工程水電小區供暖,而且將為棚戶區改造二期工程45萬平方米的地熱供暖項目提供示范支持,同時也為老區200多萬平方米鍋爐以地熱供暖替代燃煤提供技術示范,更為河南省“藍天工程”打造了一個示范區。
綠色低碳戰略作為中國石化集團六大核心戰略之一,是集團公司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超前戰略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大舉措。河南石油勘探局局長、河南油田分公司總經理李聯五去年3月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時明確提出:“石油行業在地熱資源開發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先發優勢,配套的基礎設施、鉆探技術比較完善,開發成本優勢明顯,潛在效益巨大。同時,推進地熱資源利用具有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的作用。”
在泌陽凹陷、南陽凹陷石油勘探開發過程中,河南油田發現了不少地熱異常區。1988年,泌陽凹陷下二門油田下5-804井鉆探過程中,井深2000米處噴出93.3℃的地熱水,日產量1000立方米,地溫梯度達到4.67℃/100米。雙河區域泌283井在2965米井深處發生水井噴,折算日產水3600立方米,水噴出地面溫度為90℃。1993年,河南油田成立了“河南油田地熱資源評價項目組”,開始對魏崗地區的地熱資源開展了一些初步評價和研究工作;1997年,對魏崗區魏44井1700米~1900米層段進行地熱試采試驗研究,獲取了該層段的水量、水質、水溫和地溫等數據資料,并進行了相關數據分析和研究論證。
2000年后,河南油田工業污水余熱回用工程項目陸續投用,相繼建成了稠油聯合站污水深度處理回收利用項目、新莊油田污水處理回收利用工程污水處理系統。2012年以來,河南油田地熱資源利用項目更是穩步推進。《南襄盆地地熱資源勘查及開發利用技術》、《河南油田采油污水余熱利用研究》兩個科研項目已經上報集團公司立項;與新星公司合作的中石化首個將采油污水用于生產系統節能減排的創新項目——下二門聯合站污水余熱利用工程已經建成投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地熱資源包括熱、礦、水三種資源,開發利用時可根據不同區域地熱資源的溫度、水質、伴生礦物含量等狀況,根據不同區域對地熱能的需求情況,實行綜合利用、梯級利用、循環利用,就能體現其最佳的經濟、資源和環境效益。
河南油田基地生活點主要劃分為五一社區、雙河社區、澗河社區、南陽社區進行管理。四個社區共由11個供熱站27臺燃煤鍋爐、2臺燃氣鍋爐,分區分片進行冬季集中供暖,供暖面積達320萬平方米。由于供暖鍋爐與遠端用戶距離普遍較遠,不僅熱損失較大,而且循環水損失現象比較嚴重,每天供熱水15萬噸,年補水達50萬噸,年耗煤約9萬噸,年耗電800萬千瓦時,供熱成本及能耗較高。因此,通過地熱資源“深淺結合、階梯利用”,替代傳統的供熱方式,可逐步取締燃料鍋爐供暖,達到節能降耗、低碳減排的目的。
水電小區作為“地熱集中供暖示范小區”,原供熱管網無需做大的調整。水電小區棚戶區改造工程新建10棟11層住宅樓,包括老住宅區506套住房,供暖面積4.55萬平方米。小區既有老住宅樓,也有新建高層住宅樓,有利于地熱利用效果的對比驗證。河南油田將以中低溫地熱資源作為熱源,采取地熱水間接供熱與地源熱泵相結合的地熱梯級利用技術,取代燃料鍋爐供熱。按照地熱供暖設計,末端將采用低溫熱水地面輻射采暖方式,需要供水溫度35℃~40℃,是最舒適、最節能的采暖方式之一。該小區部署采水井魏探1井和回灌井魏灌1井各1口,設計井深600米,目的熱儲層為新近系鳳凰鎮組,開采層段480米~556米,預測單井產能在1300立方米/噸~1600立方米/噸左右,井口溫度在40℃左右,采出的地熱水經過板換換熱后同層回灌,只取熱不取水,保持了地熱資源的可再生特征。
“水電地熱集中供暖示范小區”建成投用后,河南油田將通過三種方式逐步向社區推廣:一是地熱水通過換熱方式,加熱供暖回水和補充水,節約燃煤費用;二是優化供暖方式,以地熱替代老舊供熱,逐步替代鍋爐供暖;三是在零散居住地,采用地源熱泵技術,實現供暖和制冷。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