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當前背景,城市循環經濟的發展必然取代單一線性的經濟發展模式,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最佳選擇。本文就循環經濟影響產業結構調整的機理、基于循環經濟的我國產業結構優化路徑選擇兩大問題進行深度探討。
由于傳統的單一線性經濟發展模式忽視資源與環境的約束,忽視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潛力,使得相應的產業結構也表現出低層次性、非生態性等特點。具體表現在,中國產業發展的物耗高、能耗高、污染高的“三高”問題依然突出,已經存在相當程度的環境透支。在此背景下,城市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必然取代單一線性的經濟發展模式,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最佳選擇。本文通過分析城市循環經濟對影響產業結構優化因素的修正作用,研究循環經濟理念下的產業結構優化機理,從而提出發展對策,使產業結構在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下優化和升級。
一、城市循環經濟內涵
所謂城市循環經濟,是指按照生態規律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轉向,把清潔生產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融為一體,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其基本原則是“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資源化Recycle”(3r),基本特征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循環經濟依據的是自然生態的有機循環原理,它通過將不同的工業企業、不同類別的產業之間形成類似于自然生態鏈的產業生態鏈,從而達到充分利用資源、減少廢物產生、物質循環利用、消除環境破壞,達到提高經濟發展規模和質量的目的,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同發展,最終達到保護日益稀缺的環境資源,提高環境資源配置效率的目的。
循環經濟強調在社會生產、流通、消費和產生廢物的各個環節循環利用能源,發展資源回收利用產業,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它通過對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無害化及再生的方式,達到資源的永續利用,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表現出“低開發→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這以大幅度的提高我國資源的利用率。這必將引發產業升級、產業結構的大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改變。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源的過量開發,循環經濟的概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發展循環經濟對中國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這既是緩解資源約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要求。
二、循環經濟影響產業結構調整的機理
1.影響產業結構變動的因素
影響產業結構變動的因素有很多,有自然資源稟賦因素、技術進步因素、環境因素、個人消費結構因素、外商直接投資因素、國際貿易因素、制度因素等等。
(1)自然資源稟賦因素
一國的自然資源稟賦對該國的產業結構的形成和變化有重要的影響。一般而言,那些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其產業結構或多或少地具有資源開發型特征
(2)技術進步因素
技術進步是推動一國產業結構變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一國的產業結構表現為一定的生產技術結構,生產技術結構的進步與變動都會引起產業結構的相應變動。一旦技術發生變革,產業結構將會發生與之相適應的改變。
(3)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包括經濟、社會、法律、文化等因素。經濟和社會環境對產業的發展影響很大,產業發展需要良好的國內、國際的經濟和社會環境。良好的經濟環境能夠刺激消費和投資的增加,因而資金供應也會增加,包括境外資金的加速流入。相反,經濟環境的惡化會影響產業的發展,并且進一步影響到產業結構,文化環境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文化傳統形成的消費習慣。良好的法律環境可以促進投資的增加,加速產業結構的快速演進。
(4)個人消費結構因素
個人消費結構不僅直接影響最終產品的生產結構和生產規模,而且間接地影響中間產品的需求,進而影響中間產品的產業結構。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僅消費的需求總量會擴大,而且消費結構也會發生變化,消費物品的檔次更趨于高度化,個人需求趨向多層次和多樣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結構將會帶動多層次的產業結構的遞進升級。
(5)制度因素
制度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約產業結構的重要因素。其中,有的制度對產業結構發生直接作用,比如市場機制或計劃機制、重工業優先的不平衡經濟發展戰略或農輕重協調的平衡發展戰略、出口導向戰略或進口替代戰略、產業結構調整的措施和產業政策等。有的制度對產業結構間接發生作用,比如微觀企業制度、財政金融制度、收入分配政策、技術政策等,則是通過影響其他制約產業結構的需求、供給、技術等因素的變化,間接地導致產業結構的變動。
2.循環經濟對產業結構變動的影響機理
當循環經濟理念成為經濟展戰略之后,該理念對以上影響產業結構變動的諸多因素中的幾種因素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并且進一步影響到產業結構的變動。
(1)循環經濟對自然資源稟賦的影響
循環經濟的“3R”理念強調的是“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在這種理念之下,資源的消耗在經濟系統內會減少,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資源消耗會降低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經濟發展的資源約束將不再那么緊迫,而相應地,循環經濟技術進步的快慢將制約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
(2)循環經濟對技術進步的影響
循環經濟的關鍵技術突破能夠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循環經濟的關鍵技術突破能夠影響產業結構變動,究其原因在于:第一,循環經濟技術不僅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及產品質量,而且能夠降低產品成本,并最終影響人們的需求結構,從而使產業結構發生變化。第二,循環經濟技術還通過影響循環經濟企業的實際生產過程,使各生產要素的投入比例發生變化,從而影響產品產出結構的變化,導致產業結構的調整。第三,隨著循環經濟技術的進步,一些新的產業部門會逐漸興起并且壯大,如環保產業等,進而影響產業結構的變動。
(3)循環經濟對環境的影響
循環經濟理念對環境因素的修正主要體現在文化環境和法律環境上。對文化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第一,循環經濟理念倡導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這種理念會引導企業與公眾在生產和消費領域的采取合理的行為模式,進而影響到產業結構。目前我國提出的“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就是循環經濟理念的具體應用;第二,循環經濟理念倡導綠色消費。
循環經濟理念對法律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隨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世界各國都逐漸重視發展循環經濟,并且頒布了相應的法律以確保循環經濟的順利推廣。這些法律將構成產業政策的一部分,必將影響到產業結構變動。
(4)循環經濟對個人消費結構的影響
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個人消費應該向綠色消費和生態消費轉變。在這方面,中國早已開始發展綠色食品,在大搞生態農業的基礎上,生產安全、營養、無污染的食品。除綠色食品外,還有綠色居室、綠色家具、綠色汽車等,逐步形成生態消費體系。
(5)循環經濟對制度因素的影響
循環經濟發展戰略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循環經濟理念對產業結構變動的影響表現為:宏觀上,作為一種發展戰略,突出強調了經濟發展要充分考慮資源與環境的約束,要走一條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之路;微觀上,強調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公眾形成綠色消費觀念。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產業結構的變動,促進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三、基于循環經濟的我國產業結構優化路徑選擇
1.循環經濟對產業結構的要求
(1)發展循環經濟要求構建新型產業結構系統。
發展循環經濟,本質上是遵循生態規律和經濟規律安排經濟活動,生態規律可概括為“整體、協調、循環、再生”。按照循環經濟的“3R”原則(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的內在要求,城市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在不同類別的產業之間形成類似于自然生態鏈的關系,運用反饋式、網絡狀動態聯系,使物質能量流在系統內不同行業之間有序循環。
(2)發展循環經濟要求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產業結構的優化是一個國家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的重要過程,是依據產業關聯技術經濟的客觀比例關系,來調整不協調的產業結構,促進國民經濟各產業的協調發展。產業結構優化過程就是通過有關產業政策調整影響產業結構變化的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實行資源優化配制與再配置,來推進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發展。發展循環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不僅要淘汰技術水平低、能耗高、效益差的產業,還要積極利用高新技術發展綠色產業、環保產業和再生資源產業。
2.基于循環經濟推動下的產業結構調整途徑
(1)全面調整產業結構布局,克服結構性污染
針對當前中國各地區產業發展的結構性污染問題,政府應當按照發展城市循環經濟的要求,加強產業結構調整空間布局的總體規劃性。
第一,要合理調整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結構比例和基礎產業在整個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加強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低能耗、低污染的第三產業。
第二,要通盤考慮區域內各產業數量比例和結構協調關系,實現生產與消費的有機聯系和產業間產供銷的合理搭配,力求實現各產業的有序增長和協調發展。
第三,要避免區域內各產業分布的分散、分割、雜亂現象,實現各產業間相互利用廢棄物質,節省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成本。
第四,鄰近區域要發展各自的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互通有無,取長補短,避免產業發展的重復建設和盲目新增產業項目。按照產業發展的次序和產業鏈條,構建產業群和生態工業園區。
第五,有計劃地發展資源回收與再利用產業,將其與產業分工和規模經濟發展相結合,形成廢棄物質回收、運輸、再利用各環節分類明確,資源流轉順暢的產業結構體系,以此補充產業結構性缺陷,防治結構性污染。
(2)優化產業內部結構,促進節能降耗、循環經濟
產業結構調整要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必然需要優化產業內部結構。
第一,要鼓勵各產業高效使用能源,節約用水、節約用地。在此基礎上,向清潔生產型、資源循環利用型產業轉變,最大限度地利用廢棄物,并對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第二,要鼓勵和支持產業內部各企業進行業務流程再造,改變傳統的粗放式生產結構模式。循環經濟模式下的企業業務流程,不僅在流線上有所延伸,需要增設新的部門,還需考察其生態效益、產品的生產過程。而且在循環經濟模式下既要利用回收的產品零部件,又要及時再利用生產中產生的某些廢棄的零部件。
第三,要鼓勵產業內部關聯企業之間不斷調整彼此資源利用和廢物排放的結構比例,實現資源的閉路循環和多級使用。重點對象是冶金(鋼鐵)、電力、化工、煤炭、有色金屬、建材、紡織等產業的內部關聯企業。
第四,要依靠科技進步,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內部的綠色資源替代技術、廢棄物再資源化技術以及污染處理技術,實現產業內部結構層次的升級。
(3)積極發展生態循環產業,完善產業結構體系
從循環經濟的視角看,中國當前生態循環產業發展水平不高,規模較小,導致整個產業結構體系的不完善,這就需要政府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積極發展生態產業。
第一,建設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和循環經濟示范區,盡快淘汰傳統工業生產“資源-產品-廢物排放”的粗放型模式,使某個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廢物能成為其他生產過程中的資源,形成“資源-產品-資源再利用”的節約型模式。
第二,在第三產業中也要貫徹循環經濟理念,使用現代高新科技,調整服務業內部各企業的布局結構,鼓勵企業優化重組。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