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集團一下屬火電廠上半年申請破產清算。業內估計這可能是火電行業洗牌的開始。
烏魯木齊一家火電廠企業負責人說,當地火電廠的日子也不太好過。這家企業是烏魯木齊的一家熱電聯產企業,是當地重要的電源和熱源之一,廠子從1958年建設以來,首次連續3年虧損。
2015年以來,華電新疆公司陸續關停5臺累計37.5萬千瓦的火電機組。公司市場部主任韓波介紹,2016年是新疆火電的低谷期,發電小時數創歷年新低,此后公司火電板塊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華潤電力附屬燃煤電廠今年上半年發電量同廠同口徑售電量下跌7.4%,特別是在河南、廣東、河北三省下跌明顯。
業內人士分析,火電虧損主要因為原料價格上漲和電價下降。一方面,煤炭價格近幾年持續上漲。上半年,我國電廠存煤總體處于高位,電煤供應總體平衡。但受煤礦安全事故、安全生產督查、公路超限超載運輸治理等因素影響,局部地區部分時段電煤供應偏緊,電煤價格總體高位波動。
另一方面,我國從2015年推進電力體制改革以來,發電企業最先受到影響,火電企業為獲取發電指標采取低電價搶奪市場份額,市場電價的降幅一般超過30%。而且,北方地區火電廠很大一部分是熱電聯產,多年維持不變的熱價壓減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多名企業負責人表示,火電虧損的根本原因是供需失衡。近些年來,雖然火電裝機增速有所放緩,但是風電、光伏呈“井噴式”發展態勢,電力市場沒有得到相應增長。以新疆為例,目前全疆電力裝機總量近8700萬千瓦,但最高負荷還不到3000萬千瓦。而且,火電與清潔能源在競爭中呈現疲態。中電聯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核電、風電、太陽能和水電發電量都有兩位數增長幅度,但火電發電量同比僅增長0.2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