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國工程院、科睿唯安公司與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在京發布《全球工程前沿2021》報告,會上同時發布了由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評選的“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2021全球工程前沿項目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寶峰介紹了《全球工程前沿2021》報告。該報告圍繞機械與運載工程、信息與電子工程、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能源與礦業工程、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環境與輕紡工程、農業、醫藥衛生、工程管理9個領域,遴選出年度工程研究前沿93項和工程開發前沿93項,并對其中關鍵的28項工程研究前沿和28項工程開發前沿從國家布局、合作態勢以及發展趨勢等角度進行了詳細剖析。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鐘志華在致辭中指出,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持續深化演進,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科技創新日益呈現出跨界融合、交叉擴散、群體突破的鮮明特征,國與國之間的科技創新競爭更加激烈、更加復雜、更加多變。工程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是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迫切需要加快工程科技創新步伐、提高工程科技創新質量,迫切需要強化工程科技創新前沿方向研判,以科學的前沿方向研判引領高質量的工程科技創新發展。
Engineering期刊執行主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建峰介紹,“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是近5年在全球范圍內完成、實踐驗證有效、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工程科學和技術的重大成果,能夠反映一個或多個領域當前工程科技最高水平。它們分別是AlphaGo和AlphaFold、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研發及應用、極紫外光刻系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雜交水稻、洞察號火星登陸探測器、抗擊新冠疫情的公共衛生防疫治理、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特高壓輸電工程。
本次評選出的“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體現了3個特點:一是在核心科學或技術方面取得原創性突破,或解決了長期存在的瓶頸或難點,在單項或多項科學技術指標上具有顯著的競爭力,居世界領先水平;二是在技術整合、系統集成,實現工程的安全、精準、綠色等方面具有鮮明的創新特征,或在重大工程的資源配置和組織管理方面有突出創新;三是在帶動產業發展方面取得明顯的經濟社會效益,促進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升了全人類的生產力水平。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