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最新發(fā)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原煤產量雖然同比仍然呈增長態(tài)勢,但環(huán)比下降較為明顯。4月份全國原煤產量38145萬噸,同比增長4.5%,增速還比3月份擴大了0.2個百分點;但環(huán)比減少3577萬噸,下降8.6%。
產量的環(huán)比明顯減量或與煤礦停、減產增多有直接的關系,而這種情況可能還存在被動和主動之分。
隨著國家層面保供穩(wěn)價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超產不再被認可;與此同時,受近兩年來煤礦事故明顯反彈的影響,各地針對煤礦的安檢力度再次加強,而且?guī)缀跏浅B(tài)化的。這從各地安監(jiān)局的公告中也能得到體現,各類安全檢查不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煤礦無一例外都會出現停產整頓。
以陜西省為例,國家礦山安全監(jiān)察局陜西局日前發(fā)布的《國家礦山安全監(jiān)察局陜西局2023年4月份煤礦安全監(jiān)察執(zhí)行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共涉及71處煤礦,其中17處煤礦被責令停產停業(yè)。
公開信息顯示,上市17處煤礦中,僅有府谷縣福慶煤礦有限公司完成了整改,經府谷縣能源局驗收,國家礦山安全監(jiān)察局陜西局現場復核,重大事故隱患已整改,縣政府主要領導簽字批準,同意該礦恢復生產。
主動停減產則受下游需求極度低迷影響。進入4月份后,隨著北方供暖全部結束、電煤季節(jié)性需求減弱,淡季特征明顯,疊加鐵路大范圍的春季集中修,產地煤礦銷售轉差,庫存被動累積,即便價格下跌也未能扭轉局面,導致煤礦生產積極性有所下降,部分煤礦出現了主動停、減產的舉措。
中煤協日前發(fā)布的報告也同樣顯示,4月上中旬,重點監(jiān)測煤炭企業(yè)煤炭產、銷、運高于去年同期,但由于下游需求處于相對低位,煤炭供應較之3月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從近兩年的數據來看,在產量穩(wěn)定在新高位,且保供穩(wěn)價進入新階段后,增幅是逐漸趨弱的。今年以來全國原煤累計產量同比增幅從前兩月的5.8%,至前三月的5.5%,再至前四月的4.8%。而去年前四月同比增幅為10.5%。
事實上,產量同比增幅的收窄從2022年四季度開始就出現了收窄的跡象。
有機構表示,在新階段的保供之下,部分安全問題嚴重的煤礦將受到問責,停工、停產或終止產能核增的情況將增多。預計2023年原煤產量增速將明顯放緩至3%左右。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