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球煤炭產量繼續保持2021年以來的持續增長態勢,且仍如去年一樣,主要增加在中國、印度和印尼等三個世界排名頭部的產煤國,而一些煤炭出口國及歐盟的煤炭產量下降,美國產量也下滑。
7月27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煤炭市場最新報告》(Coal Market Update July 2023)。這份《煤炭市場最新報告》提供了對煤炭需求、生產、貿易和價格的最新分析,還提供了2023年上半年的初步估計數以及2023年和2024年全年的展望。
2022年全球煤炭產量創歷史空前新高
2022年,盡管世界經濟發展前景冷淡,但全球煤炭產量卻大幅增長了8%,達到創紀錄的86.34億噸。
2022年,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這三個最大的煤炭生產國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世界煤炭產量的增加,主要得到了中國和印度的提振,在2021年10月煤炭價格首次飆升后,兩國迅速增加了國內產量,以減輕過高市場價格帶來的對供應的影響。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NBS)的數據,2022年12月,中國單月產量首次突破4億噸。這是除了印度、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國家以外,全年產量最高的國家。2022年,中國煤炭產量以11% 的速度快速增長,超前于“十四五”規劃。
印度2022年將國內煤炭產量提高了約12%,達到9.24億噸,以避免國內供應短缺,并在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印度煤炭有限公司(CIL)是一家國有企業,占印度國內煤炭產量的80%,產量增加了約12%。其他印度上市公司—— SCCL 和 NLC ——也有貢獻,當然專屬區塊(允許生產自用煤炭的參與者)的增長更為顯著(增長30%)。
歐盟的煤炭產量連續第二年增長,達到3.49億噸,同比增長5%,主要原因是褐煤產量大幅增加,以滿足附近發電廠的需求,這些褐煤發電廠主要位于德國、捷克和保加利亞。
2022年,印度尼西亞煤炭產量增至約6.41億噸,同比增長12%。印尼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其它出口供應商的空缺,這些供應商未能設法提高產量,并從供應緊張的市場和飆升的煤炭價格中獲益。
澳大利亞煤炭生產不僅受到拉尼娜氣候現象造成的惡劣天氣條件的影響,還受到新冠疫情蔓延的影響。2022年澳大利亞煤炭產量下降了約3%,降至4.51億噸。
盡管國際市場煤炭價格高企,但美國國內需求疲弱,2022年煤炭產量為5.42億噸,增幅被限制在略高于3%。
哥倫比亞同樣是盡管煤炭出口價格高企,但受到惡劣天氣和此起彼伏的抗議活動的嚴重影響,國內煤炭產量僅增長了2%多一點,達到5700萬噸。
南非由于鐵路不時中斷和國內消費下降,影響了煤炭生產,導致煤炭產量僅增長0.5%。
俄羅斯的煤炭產量保持基本穩定,2022年為4.42億噸,同比下降0.2%,因為俄烏沖突而被西方國家實施的制裁以及東行的鐵路瓶頸阻礙了原本預期的增長。
預計2023年全球煤炭產量將繼續增長再創歷史新高
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煤炭產量將進一步增長,這是受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今年上半年產量強勁增長的推動,從而抵消美國和歐盟產量下降的影響。據估計,俄羅斯煤炭產量2023年上半年煤炭產量也有所恢復。
2023年3月,中國再次創下4.17億噸的月度紀錄,超過了2022年12月創下的上一個紀錄。預計2023年全年中國煤炭產量將增長3.3%,達到46.31億噸。
據印度煤炭部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印度的煤炭供應量增長了約10%,3月份達到了1.07億噸的新的單月產量記錄,首次單個月內產量超過了1億噸。預計今年全年印度煤炭產量將增至約9.89億噸,同比增長 7%,接近政府設定的10億噸的目標。
2023年前6個月,印度尼西亞的煤炭產量估計增長了16%,達到3.53億噸。預計下半年的增長將放緩,全年產量增長約8%,可能達到約6.95億噸。
南非由于電力機組多年維護不善和基礎設施嚴重問題,導致大量燃煤電廠無法正常運行,國內煤炭需求持續下降。預計到2023年,南非煤炭產量將下降約4.2%,降至2.2億噸。據估計,上半年煤炭產量下降幅度甚至更大,達到10%。
美國煤炭產量再次下降。盡管今年上半年的產量預計將增長約0.8%,但預計全年產量將下降4.2%,降至5.19億噸,而需求將下降22%。
受電力需求下降的影響,今年前6個月,歐盟煤炭產量估計下降了17%。全年來看,預計歐盟國家煤炭產量將下降約8%,降至3.21億噸。
2023年,俄羅斯的煤炭產量預計將下降2.9%,降至4.29億噸,而前6個月的產量預計增幅為1.4%。但在當前的戰時環境下,對俄羅斯的任何預測都是困難的。
澳大利亞煤炭產量將增加2%,因為天氣狀況使生產商能夠大幅度擴大產量,而去年則受到拉尼娜氣候的嚴重影響。預計2023年全年澳大利亞煤炭產量將上升到4.6億噸。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