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有露天煤礦357處,產能11.62億噸,其平均產能約是井工煤礦的3倍,分布在內蒙古、新疆、山西、云南、陜西、黑龍江、遼寧、吉林、寧夏、貴州、廣西11個省(自治區),其中內蒙古和新疆兩地的露天煤礦數量和產能分別占全國的75%和85%左右。
◆截至目前,已建成代表我國露天煤礦先進生產力的安全高效露天煤礦101處,采煤機械化程度100%,資源回收率95%以上,原煤工效51.854噸/工,綜合單產27.158萬噸/個·月。這些主要生產技術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2022年,我國露天煤礦產量首次突破10億噸,完成10.57億噸,以占比約8%的煤礦數量貢獻了全國23%的煤炭產量,并連續兩年產量在全國比重超過20%,較2000年提高了19個百分點。
◆過去20年,露天煤礦產量在煤炭總產量中的比重不斷上升,由2003年的0.8億噸增長到2022年的10.57億噸,占比由4.63%提升至23.19%,有力保障了國家能源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
注:以上數據來源于全國露天煤礦綠色低碳發展現場會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