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華陽集團一礦調度指揮中心,高清屏幕上實時顯示著井下生產情況。工作人員手指輕點遠程控制啟動按鈕,300米深井下工作面的采煤機便旋轉起來,滾滾“烏金”源源不斷地被運往地面。
華陽集團一礦持續加快智能化礦井建設步伐,充分激發人才、創新、裝備活力,全力推動“系統智能化、智能系統化”,助力井下生產更加安全、高效。今年1月份,華陽集團一礦順利通過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該礦選煤廠同步通過驗收,成為全省首個國家級智能化選煤廠。
煤礦智能化建設是煤炭開采方式的重大變革,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保障煤炭安全高效穩定供應具有重要意義。山西省站在打造全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先行區的高度,全面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推動煤炭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從上半年國家通報情況來看,全國已累計建成2320個智能化工作面,其中山西省占47%,走在了全國前列。從已建成的智能化工作面看,理想狀態下減人率達到30%,工效平均提升20%以上,單產平均提升10%以上,減人增安提效作用凸顯。
具體來講,試點示范方面,山西省的國家首批10座智能化示范煤礦已全部建成,全省已累計建成48座智能化煤礦、1217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標準引領方面,山西省出臺了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不斷完善從建設到評定的標準體系,指導煤礦分類開展智能化建設。技術創新和產業培育方面,山西省引進了華為煤礦軍團全球總部落戶太原,眾多智能化廠商在晉研發制造,裝備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為加快智能化建設創造了條件。安全方面,近兩年來山西省煤礦安全改造資金下達不斷向智能化改造傾斜,煤炭行業管理、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出臺政策,進一步加大對事故煤礦的智能化建設力度。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