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看,近年來全球煤炭市場五大趨勢不變,但在大部分產煤國煤炭產量不同程度下降,地緣政治風險依然復雜、氣候變化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下,2025年國際煤炭市場供需局勢可能更加脆弱。”近日,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副理事長梁敦仕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2024年全球煤炭產量、需求
和貿易量持續增加
梁敦仕指出,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煤炭需求、產量和貿易量都下滑,但接下來4年這三個指標都出現反彈、持續增長。
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顯示,2020年,由于疫情,全球煤炭消費需求大幅下降,同比下降4.4%,是二戰以來最大降幅。之后的4年,煤炭消費需求持續增長,但增幅逐年回落。2021年,隨著經濟逐漸復蘇,全球煤炭消費量同比增長7.7%。2022年同比增長4.7%,2023年為2.4%。2024年,盡管增速比往年放緩,但同比仍增長1%,消費量達87.7億噸,創下歷史新高。
產量方面,2020年,全球煤炭產量也全面下滑,同比下降4.8%。2021年,同比增長3.9%,2022年同比大幅增長10.3%,2023年同比增長3.4%。2024年12月,國際能源署發布的年度煤炭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煤炭產量繼續上升,首次突破90億噸,達90.96億噸,同比增長0.8%,創下歷史新高。
貿易方面,2020年,全球煤炭貿易量降至12.96億噸,同比下降10.4%;2021年同比增長1.6%;2022年同比增長1.0%;2023年達15.1億噸,同比增長10.4%。2024年全球煤炭貿易量預計為15.46億噸,同比增長2.4%,動力煤和冶金煤分別增長0.7%和2.0%。
煤炭價格劇烈震蕩后回落趨穩
梁敦仕介紹,動力煤方面,近4年,全球幾個關鍵價格指數都呈現震蕩然后回落趨穩的走勢。
歐洲三港ARA動力煤價格在2020年5月跌至每噸37.8美元,2022年7月暴漲到每噸407.5美元的峰值,之后波動下降,2023年下半年以來基本處于每噸100美元至150美元之間。
“2025年1月3日的價格為每噸112.6美元,已經基本消除疫情、俄烏沖突等突發因素帶來的沖擊影響,回歸到供需基本面新均衡狀態的價格水平。”梁敦仕說。
梁敦仕介紹,南非理查德港動力煤價格指數走勢也基本如此,2020年4月降到每噸44.58美元,2022年7月上漲到每噸370美元,2023年以后波動回落,2025年1月3日已降至每噸100.13美元。
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價格于2020年8月28日跌至每噸47.99美元,2022年9月9日上漲到每噸452.8美元,之后快速下降到每噸120美元至150美元之間,2025年1月3日,該價格為每噸120.97美元??梢钥闯觯搩r格也是經劇烈震蕩后波動回落趨穩,但較疫情和俄烏沖突之前的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
近4年,煉焦煤價格更是暴漲暴跌。以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海角港峰景礦優質煉焦煤平倉價為例,在2020年11月跌破100美元,至每噸97.25美元,2022年3月暴漲到每噸670美元,然后快速下降,之后一直在每噸300美元上下波動。2024年3月之后該價格降到每噸223.5美元,尤其是8月之后一度跌到每噸180美元。2025年1月3日,該價格又回漲到每噸近200美元,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歐美主要國家和地區
煤炭消費延續下降趨勢
近十幾年來,歐盟國家煤炭消費量持續下降。2020年,由于疫情蔓延、經濟萎縮,歐盟煤炭表觀消費量由2006年的8.29億噸下降到3.9億噸,下降了53%。
疫情發生后,歐盟煤炭消費量出現短暫回升。2021年,歐盟煤炭消費量反彈,同比增長14%,回升到4.39億噸。同時,煤炭進口量也同比增長28%。
2022年,歐盟煤炭需求繼續上升,達4.76億噸,同比增長8.5%。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后,西方國家對俄煤實行禁運制裁。為防止煤炭進口供應短缺或出現天然氣斷供,歐盟國家在全球搶購煤炭,當年煤炭進口量同比增長18%。
2023年,歐盟煤炭消費需求又回歸到下降的趨勢,全年消費量降至3.68億噸,同比下降22.7%,比峰值期下降56%,創歷史新低。2023年,該地區煤炭進口量跌破1億噸,至9420萬噸,同比下降25.8%。
“2024年上半年,歐盟煤炭表觀消費同比下降24.6%,煤炭進口也減少至3190萬噸,同比下降42.1%。”梁敦仕說。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英國作為老牌工業國家,2024年9月底,關停了最后一家燃煤電廠——位于英格蘭中部的Ratcliffe-on-Soar發電廠。再加上此前英國在2015年已關閉了所有煤礦,標志著英國已基本退出煤炭市場。
德國曾經也是產煤大國,1985年煤炭產量達5.15億噸,之后急劇減少。
2018年末,德國按照歐盟要求,將魯爾礦區最后2個硬煤井工礦全部關閉。同時,本土的露天褐煤產量也逐漸減少,2023年煤炭產量降至1.02億噸。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11月,德國煤炭產量同比下降10.0%,全年產量可能首次跌破1億噸。
美國煤炭產量和消費量在2008年達到峰值,煤炭產量11.72億短噸(1短噸約合0.907噸),消費量11.21億短噸。近十幾年來,美國煤炭消費量和產量持續快速下降。2008年之后,在頁巖油氣的沖擊下,美國煤炭消費量下降了六成,降至40多年來的最低點。2020年,受疫情影響,美國煤炭消費量為4.77億短噸,同比下降18.7%。雖然2021年美國煤炭消費量曾短暫反彈,同比增長14.5%,但2022年、2023年,美國煤炭消費量又分別同比下降7.8%和17.4%。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美國煤炭消費量同比下降4.2%。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和美國的煤炭消費量在全球煤炭消費總量中的占比急劇下降,目前兩者合計僅占8%左右。
南亞、東南亞地區
煤炭消費需求繼續大幅增長
梁敦仕介紹,全球煤炭消費增長的重心已經轉移到亞洲,尤其是南亞和東南亞。近20年來,印度煤炭消費量持續上升。2022年,印度煤炭表觀消費需求總量達11.55億噸,同比增長8%。2023年達12.6億噸,同比增長9%以上。2024年超13億噸,同比增長8%左右。
同時,為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印度煤炭產量和進口量也持續增長。2023年,印度煤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煤炭總產量(包括褐煤)累計為10.1億噸,首次突破10億噸,比上年增加約1億噸,同比增長10.9%。同時,該國煤炭進口量也在增加。印度商工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印度累計進口煤炭2.52億噸,同比增長7.7%。
2024年,印度煤炭產量繼續保持較大幅度增長,預計達10.8億噸,同比增長7.2%。煤炭進口先高后低,全年進口量可能與上一年持平或小幅增長。
梁敦仕認為,從人口規模、發展階段、發電量、鋼鐵產量、能源稟賦和消費特點等方面來看,未來印度煤炭消費量還將大幅增加。
2024年2月,印度煤炭部能源研究室發布報告,預測印度的煤炭需求到2030財年(印度一財年從當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將增加到15億噸,到2047財年將增至20億噸。
印度煤炭部部長普拉哈德·喬希(Pralhad Joshi)曾表示,未來8年,印度煤炭需求預計將呈現平穩上升趨勢。印度煤炭部宣布,計劃到2027年印度煤炭產量達14.04億噸,到2030年進一步增加至15.77億噸。
除本國產量增加以外,預計未來印度煤炭進口量也將維持較大的規模,尤其是煉焦煤進口量還將繼續增加。
越南煤炭需求增長很快。目前,越南年產煤炭大約5000萬噸,煤炭需求越來越靠進口來滿足。越南曾經是煤炭出口國,2015年成為煤炭凈進口國,之后煤炭進口持續大幅增長。隨著煤炭需求的不斷上升,為保障煤炭供應,該國一方面努力穩定國內煤炭產量,另一方面加大煤炭進口力度。2023年,越南煤炭進口量為5116萬噸,同比增長61.4%。2024年,越南煤炭進口量同比增長24.9%,超6300萬噸,已與整個歐盟進口總量相當,成為全球第五大煤炭進口國。越南政府預測,未來其煤炭進口量將繼續增長,不久可能達1億噸。
全球煤炭資產并購
活動趨于活躍
礦業巨頭嘉能可(Glencore)前兩年完成對哥倫比亞塞雷洪煤礦(Cerrejon)全部股權收購之后,2024年7月,又完成了對加拿大礦業公司泰克資源(Teck Resources)旗下煉焦煤部門Elk Valley Resources多數股權的收購。這兩筆收購使嘉能可的動力煤和煉焦煤年產能增至1.3億噸。
同樣,2024年,美國博地能源(Peabody Energy)以38億美元收購英美資源(Anglo American)在澳大利亞的4個冶金煤礦——蘭巴北煤礦(Moranbah North)、 格羅夫納煤礦(Grosvenor)、阿奎拉煤礦(Aquila)和卡普克爾煤礦(Capcoal)的資產。
澳大利亞南32公司(South 32)以16.5億美元的價格將其位于新南威爾士州的伊拉瓦拉(Illawarra)焦煤資產出售給新加坡 Golden Energy and Resources和澳大利亞 M Resources旗下的公司。
2024年8月21日,美國煤炭生產商阿奇資源公司(Arch Resources)宣布,與競爭對手康索爾能源公司(Consol Energy)合并,旨在打造一家價值超過50億美元的北美煤炭礦業巨頭,以應對煤價下滑和成本上升的困境。
2025年及未來國際煤炭市場
發展走勢展望
“總體來看,近年來全球煤炭市場五大趨勢不變,需求仍可能呈現小幅增長,但大部分產煤國煤炭產量不同程度下降。由于地緣政治風險依然復雜、氣候變化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因素,市場也會出現一些新變化,導致新一年的世界煤炭供需局勢可能會變得更加脆弱。”梁敦仕說。
梁敦仕指出,全球煤炭消費需求小幅增長的趨勢不變,但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需求將繼續下降,而南亞、東南亞及其他發展中國家需求仍將增長;世界煤炭產量繼續增長的趨勢不變,但各國情況不同,產量更加集中在少數幾個產煤國,2024年世界前三大煤炭生產國產量都創出歷史最高紀錄;國際煤炭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的趨勢不變,但由于地緣政治、產需變化和貿易政策調整,全球煤炭流通格局將進一步深刻重塑;煤炭成本推動價格持續上漲的趨勢不變,經過2024年的連續調整,國際煤價已從由疫情、俄烏沖突等突發因素疊加激起的過高價格上,逐漸回落到供需基本面日趨正常的水平;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綠色低碳發展、清潔能源轉型的趨勢不變,不同國家和地區及企業在戰略、策略上更加注重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能源安全的平衡,更加注重適應新趨勢、新挑戰。
梁敦仕從需求、供應、貿易及氣候影響方面對2025年全球煤炭市場進行了分析。
需求方面,西歐去煤化的影響沖擊明顯減弱,美國煤炭需求可能回升,印度和東南亞地區煤炭消費增長依然強勁。
供應方面,澳大利亞煤炭產量保持穩定,印尼產量將穩中趨降,歐洲及美國、南非、哥倫比亞、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的煤炭產量將不同程度下降。
貿易方面,地緣政治局勢仍然嚴峻,海運物流紅海航線遭到威脅,俄羅斯煤炭出口仍受制約,美國、哥倫比亞、南非等國煤炭出口量可能下降。
氣候方面,2024年北半球暖冬導致煤炭需求減少。印度水電出力充足,煤炭進口顯著減弱,而印尼、蒙古國煤炭產量和出口量仍維持增長。但2025年的氣候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可能給煤炭供需兩方面都帶來嚴重影響。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