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市場情況分析
(一)下游市場
鋼材市場延續弱勢調整,盡管中旬出現止跌反彈,全月鋼材價格仍表現為小幅下跌。1月建材月環比下跌15-20元/噸,熱板下跌15元/噸,中厚板下跌45元/噸,冷板下跌30元/噸,僅唐山普碳方坯上漲40元/噸。鋼市反壓之下,焦炭市場延續跌勢。截至1月底,唐山地區二級冶金焦價格1450元/噸,下跌100元/噸,2月7日鋼企已提出新一輪提降。
(二)煤炭市場
鋼廠開工繼續下滑至偏低水平運行,煉焦煤需求進一步萎縮,資源寬松態勢有所強化,市場價格延續跌勢。截至1月底,山西冶金煤市場價格1225元/噸,下跌60元/噸左右。隨著氣溫下降及動力煤消耗增加,國內動力煤市場的悲觀情緒略有緩解,價格呈窄幅震蕩走勢。1月北方港口高熱值品種平倉價格月環比下跌6元/噸,低熱值品種價格上漲14元/噸。
CCTD
2月份市場行情判斷
對2月份國內煤炭市場走勢影響較大的因素分析如下:
1
利好方面
一是國內經濟維持穩健運行。二季度以來,國內經濟逐季增長,四季度GDP環比增長1.6%,同比增長5.4%,隨著穩經濟政策持續,一季度經濟有望延續回升態勢。
二是煤炭產量低位運行,供給壓力減輕。二月份一些民營中小煤礦仍處于春節長假期間,多數煤礦生產難以恢復。同時,由于市場原因,今年國有大礦春節放假時間比往年均有所延長,因此,二月份產量會明顯低于去年同期,國內資源供給壓力減輕。
三是動力煤需求保持高位。從天氣預報情況看,二月份應該是今冬氣溫最低的月份,動力煤需求將進一步增加,從而部分緩解高庫存壓力。
2
利空方面
一是房地產市場對整個黑色產業的拖累尚無明顯改觀。2024年房地產投資基本上呈現逐月下滑走勢,1-1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10.6%,降幅比2023年擴大1.1個百分點。
二是下游行業開工低位運行,煉焦煤需求依舊低迷。1月24日,全國高爐鐵水日均產量225.5萬噸,連續兩周微增,盡管粗鋼產量持續下滑的態勢有所扭轉,但考慮到目前整體市場環境及春節因素,2月份鋼廠開工顯著回升的可能性并不大,大概率仍維持低位波動,煉焦煤消耗仍處在偏低水平上。
三是煤炭進口高位運行。12月煤炭進口量為523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504萬噸,增幅11%,2月份進口量即使環比有所回落,從絕對量看依舊在高位,在國內資源本就寬松的環境下,進口對國內市場的沖擊依然較大。
綜上所述
初步判斷:2月份煤炭市場總體上表現為供需雙弱的市場運行特征,資源寬松的市場格局難有實質改變。具體來說,鋼材市場延續淡季運行,煉焦煤需求整體偏弱,但隨著終端需求改善,資源過剩壓力會有所緩解,煉焦煤市場價格或將止跌回穩;動力煤需求有所改善,但持續性不強,供需過剩壓力略有緩解,動力煤市場價格延續窄幅波動走勢。
減產還是降價?
煤礦生死抉擇背后的產業困局
回望2024年,整個黑色產業鏈一路下滑,尤其是煤焦鋼價格跌幅巨大。這一年應該是煤炭人記憶深刻的一年,也應該是給我們留下思考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同樣是市場下行,下游鋼焦企業基本上保持了微利或盈虧平衡,而煤礦從年初的整體高利潤轉變為歲末個別企業陷入虧損。
導致這一結果的市場邏輯其實并不復雜。因為終端需求不足,所以鋼廠限產,鋼廠一年兩次的淡季檢修限產已成慣例;因為鋼企限產導致焦炭需求不足,所以焦企開始限產,焦企調控產量的機制更加靈活,根據經營狀況可隨時延長或縮短結焦時間;而煤礦生產多是按部就班,鮮有根據需求調控產量的愿望和機制。
市場是公平的,供需決定價格。市場壓力層層傳遞,作為上游企業,煤礦最后面臨的選擇是二選一:要么減產,要么降價。
而我們選擇了后者,用一次次的降價抹去了幾乎所有的利潤。
全國粗鋼產量連續五年在10億噸上方窄幅波動,鋼產量進入平臺期已成市場共識。這是煉焦煤市場面臨的最確定的也是最重要的基本面,如果說2024年我們用手中的利潤撐過去了,那2025年我們手中還有什么呢?與其苦苦期盼需求改善,不如正視現實調整供給。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