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次冰川編目考察圖片。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研究院供圖
本報訊(記者葉滿山)3月21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研究院于首個“世界冰川日”在“第三屆全國冰凍圈科學大會”上發(fā)布了第三次中國冰川編目數據集。
作為我國最早從事冰川研究工作的科研單位,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研究院分別于2002年和2014年發(fā)布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國冰川編目,并公布了針對20世紀后半葉至本世紀初期中國冰川變化的研究成果。2023年,該院再次組織科研人員以2020年為現狀年,進行第三次中國冰川編目編制工作。
根據第三次中國冰川編目,2020年前后,中國最新冰川面積約為4.6萬平方千米,冰川總條數約為6.9萬條。與第一次中國冰川編目相比,20世紀60年代至2020年間,我國冰川面積整體減少約26%(每10年4.8%),約7000條小冰川完全消失。與第二次中國冰川編目相比,2008至2020年間,我國冰川面積整體減少約6%(每10年5.2%),表明最近10余年我國冰川已進入快速退縮階段。
第三次中國冰川編目采用了空間與時間分辨率更高、質量更好的光學衛(wèi)星遙感數據,同時結合第二次中國冰川編目經驗和最新技術,構建了更加高效快捷的體系化冰川編目方法,使冰川編目得以在短期內快速完成。中國第三次冰川編目同時還編制了面積小于1萬平方米、處于消亡狀態(tài)的殘余冰體,總數量達到3萬余條,更清晰地反映了中國冰川的分布和狀態(tài)。中國第三次冰川編目的全面完成,使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完成三次冰川編目的冰川分布大國。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