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第十五屆中國清潔能源博覽會上,蘭石重裝總工程師喬小麗接受新華網專訪,分享了公司在氫能領域的技術突破與戰略布局。作為中國石化裝備制造業的先行者,蘭石重裝以加氫反應器起家,如今已形成覆蓋制氫、儲氫、加氫、用氫裝備全產業鏈的自主核心技術。
從“制”到“用”全產業鏈布局與突破
據介紹,此次展會蘭石重裝圍繞制、儲、加、用全產業鏈展示了多項創新成果。在制氫領域,公司推出1000標方堿性電解水制氫系統、100標方PEM電解水制氫系統,并突破氨裂解制氫、陶瓷儲熱甲醇重整制氫、生物質生活垃圾碳化制氫等技術,實現多元化能源轉化路徑。儲氫方面,蘭石自主研發的儲氫設備覆蓋1.6兆帕至98兆帕壓力范圍,形成低、中、高壓全場景解決方案。
蘭石重裝在本次展會上展示的加氫環節的技術突破尤為亮眼:pche微通道換熱器、45兆帕和90兆帕離子液壓縮機等核心設備,可支持合成氨、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等工業應用。
風光氫儲一體化破局新能源消納難題
針對當前氫能行業成本高、技術成熟度低的挑戰,喬小麗指出,西北地區豐富的風光資源與消納難題并存,蘭石重裝看到了機會,“我們通過離網模式,整合風光發電、電解制氫、合成氨甲醇等技術,打造‘風光氫氨醇一體化’項目,將低成本綠電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工產品。”她表示,公司正與甘電投、廣東能源等企業合作,推動這一模式落地,既解決新能源消納難題,又降低氫能綜合成本。
據了解,蘭石集團與國家能源氫能及氨氫融合新能源技術重點實驗室——仙湖實驗室,成立了蘭石-仙湖氫能及氨氫融合裝備技術聯合實驗室,聚焦氫能與燃料電池和氨氫融合新能源技術兩條主線,圍繞PEM電解水制氫撬裝、溫和氨裂解制氫裝置、新型陶瓷儲熱、甲醇制氫開展技術攻關,推進市場化。
技術創新與政策扶持雙輪驅動
談及氫能產業的未來,喬小麗坦言,技術成熟度和經濟性仍是關鍵瓶頸,但蘭石重裝通過儲能技術優化電價成本,已在部分場景實現商業閉環。
從傳統石化裝備制造商到氫能產業領跑者,蘭石重裝堅定清潔轉型,喬小麗表示,公司將持續深耕制儲輸用全鏈條核心技術。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