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A19H井完成采油樹安裝
墾利10-2油田是迄今為止我國海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巖性油田,原油探明地質儲量超過1億噸。墾利10-2油田群開發項目(一期)設計開發79口井,是渤海油田2025年油氣上產4000萬噸重要支撐。項目首批實施9井次鉆完井作業,工程技術作業中心渤南區域項目墾利鉆完井項目組依托“技術攻堅”“管理賦能”雙輪驅動,已實施井次提產提效成果顯著,返排測試產能超預期配產60%左右。墾利10-2油田的勘探發現,打破了渤海油田凹陷帶淺層從未獲得億噸級巖性油田發現的局面,首批鉆完井作業的成功實施及良好油氣顯示,進一步展示出渤海巖性油氣藏勘探廣闊前景,堅定行業內類似盆地勘探信心,提供實踐范例。
工程技術作業中心一盤棋推動億噸級油田開發,在WHPA、WHPB無人井口平臺及CEPC中心平臺全面鋪開鉆完井作業,4條鉆井船同時開鉆,根據地層特點規模化應用高溫電潛泵注采一體化管柱,以概率工期、智能完井、井眼瘦身、階梯水平井多項技術創新彰顯項目全周期、全方位、全階段“優智”屬性。
2024年12月墾利10-2油田A平臺開鉆以來,墾利鉆完井項目組面對諸多挑戰,在A4H井鉆進過程中遭遇摩阻扭矩大、井眼清潔困難、粘卡風險高、套管下入難多項復雜困局。作業過程中,項目組應用大數據數字化模擬井筒巖屑濃度、巖屑床厚度,實時指導現場及時循環或者短起下,優化鉆井參數,根據井況調整鉆井液性能。
A4H在首批鉆完井作業項目中極具代表性,該井完鉆井深超4000米,水平位移達到3000米以上,其中長達1800米距離扭轉方位超過80度角,相應管柱相當于“躺著”入井,其鉆進難度與垂直鉆井相比有天壤之別。
項目組迎難而上,前期針對性優化定向井軌跡,降低防碰風險和作業難度,過程中使用“頂驅下套管裝置+扭矩環+可劃眼浮鞋”組成“三保險工藝”,實現套管順利到位,創新使用加長雙塞水泥頭和加長膠塞,確保頂替效率和固井質量。
項目組把握每口井的特點和多口井的共性,在首批鉆完井作業基礎上創新總結出一套用于指導項目全程開發的工程技術經驗。項目組在“一井一策”基礎上細化為“一段一方案”,聚焦“地質工程一體化”有效協同,與油藏專業提前溝通,優化井身軌跡,調整機組下入方位,保證電泵機組下至目的深度,減少電纜摩擦,形成“穩斜-降摩-保纜”全鏈條鉆完井作業程序,保證機組順利返排作業。
抓實安全“天字號”工程方面,項目組堅持紅線意識,以安全生產例會為載體,累計組織25場案例講解,覆蓋近700人次,逐步形成現場“嚴”的安全環境與“緊”的作業氛圍,同步構建“實時溝通、每周匯報、完井總結”的反饋機制,確保開發項目順利高效運行。此外,項目組探索實現新型激勵性綜合服務承包模式,凝聚鉆完井現場多方力量,實現甲乙方互惠互贏,極大的激發基層隊伍干事創業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