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加速,我市新能源產業憑借先發優勢與完備產業鏈,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持續攀升。近期,記者從酒泉海關了解到,2024年,我市新能源裝備出口額達4.6億元;2025年1月至2月,光伏電池出口額達5213.6萬元,實現同比121倍的飛躍式增長,再度彰顯“酒泉制造”在全球新能源領域的強勁競爭力。
作為行業代表,甘肅金剛光伏股份有限公司憑借技術創新與產品優勢,國際訂單呈現強勁增長勢頭。2024年,公司出口產值達5000萬元;今年第一季度出口產值攀升至8000萬元,全年計劃實現出口產值4億元至5億元。
走進甘肅金剛光伏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生產車間,感受到濃厚的現代工業氛圍。干凈整潔的車間內,一排排白色箱體有序排列,智能AGV小車靈活穿梭其間。在光伏電池生產線上,厚度僅110微米的N型單晶硅片經過制絨清洗后,通過磁懸浮傳輸系統進入核心工藝環節——采用PECVD技術沉積本征非晶硅層與雙面微晶層。
“我們實現了工藝報警系統與MES生產執行系統的深度耦合。”甘肅金剛光伏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部長王建軍指著中央控制室的數字孿生面板說,“當硅片傳輸出現±0.3毫米偏移時,視覺檢測單元可在50毫秒內觸發糾偏程序,確保碎片率穩定控制在0.8%以下。”
據企業工藝技術負責人王斌介紹,作為國內首個實現GW級HJT量產的制造基地,該工廠采用雙面微晶技術結合銀銅柵線印刷工藝。相較于Topcon電池,異質結組件在弱光環境下能耗更低、光轉化率更高,且正背面均可發電,其中背面光轉化率高達90%。
憑借卓越的產品性能,金剛光伏落戶酒泉的4年間,已成功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產品遠銷印度、德國、荷蘭、英國、阿聯酋等國家和地區。
談及落戶酒泉的原因,金剛光伏項目負責人孫振明表示,酒泉不僅具備優越的區位優勢,還擁有完善的產業鏈,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落戶后,酒泉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及酒泉海關給予大力支持,也為企業的穩定運營與市場拓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酒泉海關關員張建昕說:“酒泉海關將圍繞‘雙碳’目標,持續優化政策供給,支持企業拓展配套產品出口,助力構建新能源出口生態圈,為甘肅光伏產品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