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轉型的大潮中,綠色甲醇作為一種可持續燃料和基礎化工原料,這幾年成為了能源領域備受矚目的人氣“明星”。據統計,目前包括中國能建、國家電投、中國化學、中廣核、中國石化在內的大型能源央企,中遠海運、吉利控股、招商輪船等交通領域大型企業,以及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集團等民營新能源企業紛紛布局綠色甲醇賽道。
甲醇燃料獲得全球認可
甲醇作為清潔能源界的“六邊形戰士”,憑借其較高的辛烷值、較低的排放特性和較好的儲存運輸特性,近年來在汽車、船舶、發電等領域獲得了廣泛關注。
據介紹,綠色甲醇將風光電能和氫能、二氧化碳轉化為成本更低、便于儲能和運輸的能源形式,并能快速高效實現氫能轉化,而在此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還可以再次成為綠色甲醇的制備原料,實現循環內的0碳排放,因此綠色甲醇成為了大家追逐的對象。
在國際市場中,2024年美國能源部發布了《甲醇作為美國替代運輸燃料》白皮書,詳細論述了甲醇作為美國運輸燃料的可行性。這一白皮書為甲醇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政府層面的支持,這標志著甲醇在美國能源戰略中已占據重要地位。
歐盟則已明確在2035年實施燃油車禁售后,依然可以繼續銷售使用綠色甲醇等電制燃料的內燃機汽車。這一政策為甲醇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促進了甲醇燃料在歐洲的廣泛應用。
同樣在我國,我國工業和信息化《“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將甲醇汽車納入綠色產品,提出要促進甲醇汽車等替代燃料汽車推廣。2022年4月,國家交通運輸部、科學技術部《“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提出推動液體天然氣、甲醇、氨能、生物質能、氫能等新能源清潔能源應用,再次為我國甲醇產業發展明確了方向。
特別是在對甲醇燃料的探索方面,自上世紀70年代我國就已開啟相關工作,并從80年代起開展了一系列示范運行。2012年至2018年,由工信部牽頭完成的甲醇汽車試點工作全面驗證了甲醇汽車應用的可行性。目前我國甲醇汽車上下游產業鏈基本形成,已具備規模推廣應用基礎。甲醇汽車的適應性、可靠性、經濟性、安全性和環保性能,已經全面得到驗證,完成了甲醇經濟從理論走向實踐的復雜過程。
甲醇加注站建設正在提檔加速
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72%,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雙碳目標,能源變革刻不容緩。甲醇作為低碳、含氧燃料,其燃燒高效、排放清潔、可再生的特點使其成為全球公認的理想的新型清潔可再生能源,是通向“碳中和”的關鍵路徑。
有數據分析,在我國每年消耗掉的7億噸石油中,交通領域消耗占比超過70%,其中51%用于貨車,即貨車每年消耗量2.5億噸。若全國一半的貨車燃料用甲醇替代,可減少石油進口1.25億噸。而采用醇氫電動動力的貨車對比國六柴油車,則大幅度降低排放,PM污染物降低98%,一氧化碳下降88%,氮氧化物下降82%。所以,發展甲醇能源既實現了綠色環保,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國家的能源安全。
202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明確將甲醇加注站建設納入國家綠色發展規劃當中。截至目前,全國范圍內已經有近20多個省份出臺了推廣醇氫動力汽車和甲醇加注站建設的相關政策措施,醇氫汽車迎來了高速發展新階段。特別是作為新型清潔可再生能源,我國“三桶油”也在布局甲醇這片新藍海。
2024年9月,為響應國家綠色發展戰略,推動產業創新,大慶煉化成功完成千噸級綠色甲醇示范項目建設。項目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通過電解水制氫和二氧化碳加氫技術生產綠色甲醇,旨在降低碳排放,促進能源可持續發展,并于9月26日順利產出首批綠色甲醇。2024年10月,中石油大慶油田綠色天然氣生產的綠色甲醇產品獲得ISCC EU認證(國際可持續發展與碳認證)。
2024年5月29日,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與中石化碳產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以國家“雙碳”目標為指引,圍繞綠色產品等合作基礎,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促進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10月21日,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宣布,其位于廣西南寧市武鳴區的1萬噸/年生物質制綠色甲醇示范項目已獲得備案。
此外,中海油也宣布積極推進廣西北海生物質氣化制綠色甲醇項目。2024年1月18日,發布項目采辦計劃公告。2024年8月發布《綠色甲醇項目原料供應洽談公告書》,全力推進廣西地區綠色甲醇項目的開發。
以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為代表的“能源國家隊”積極布局甲醇能源標志著“油轉醇”時代的到來,我國各地一座座甲醇加注站正拔地而起。今年3月30日,內蒙古阿拉善賽漢桃來中石油甲醇加注站正式投入運營,首日便銷售甲醇2.6噸。在我國東北、貴陽、晉中等地甲醇加注站更是櫛比鱗次,其中僅貴陽一市就投運了22座(中石油)甲醇加注站。
共建甲醇經濟生態鏈
經過20多年的深耕和探索,吉利已在綠色甲醇領域形成了覆蓋碳捕集、甲醇制備、運輸、加注及車輛應用的全綠色生態鏈,全面推動了甲醇能源、甲醇汽車及其增值服務。
比如,吉利成功開發包括甲醇乘用車、甲醇貨車、甲醇客車等系列車型共20余款,涵蓋直驅、混動、增程等多個動力路線,已規模化運行近4萬輛,累計行駛里程接近200億公里,最高單車運行里程超過150萬公里,形成甲醇汽車核心專利300余項,并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特等獎等重量級獎項。
其中,作為國內首個聚焦新能源領域的商用車集團,遠程新能源商用車依托吉利在甲醇領域的積累,打造了極具特色的醇氫電動路線,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性和市場的反饋。
據介紹,醇氫電動是在電動化基礎上,把甲醇作為液態的氫直接替代傳統的氫燃料電池系統用于發電供電,實現了純電動車輛充電補能方式更加便捷以及更加經濟實用的升級發展。目前,遠超新能源商用車多款醇氫電動商用車已經進入《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六十四批)和《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八批),產品覆蓋重卡、輕卡、客車,遠程醇氫電動技術路線獲得國家認可。
尤其是相較純電補能,甲醇加注形式便捷靈活,與油車補給時間相當,建站投資少、建站快,建設成本僅為充電站的10%、換電站的3%,免去充換電站繁重的投資成本和漫長的回收周期,為商用車提供了全場景最佳新能源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遠程旗下加注品牌“遠醇”醇氫能源,以醇氫汽車推廣為核心,圍繞客戶實際運營,積極構建區域甲醇能換補給生態,為醇氫能源發展按下快進鍵。并且依托中石油、中石化現有加注網絡,完成一個甲醇加注站點的改造最快僅需3天。截至今年3月底,遠程全國重要區域和重要線路已完成656個甲醇加注站點的建設,計劃到2027年底完成4000座站點建設。
甲醇經濟是新能源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新能源供應鏈的穩定與創新,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未來,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將堅持在甲醇領域繼續深耕,加快甲醇產業布局,攜手上下游產業鏈,共建甲醇經濟生態鏈,為廣大用戶提供極致的產品價值和服務體驗,為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實現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