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會現場
會議伊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設科技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臺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筑設計競賽評審專家組組長崔愷致辭時表示,臺達杯競賽已走過二十年,舉辦了13屆。他感謝臺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先生對大陸綠色發展的支持,以及所有參賽學校和師生的參與。二十年前,太陽能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還不廣泛,關注度也不高,如今已迅速普及,甚至在建筑新美學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在綠色建筑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得到了國家和部委的認可。他希望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繼續支撐競賽的發展,將綠色建筑的創新平臺做得更大更好。
為2024臺達杯競賽一等獎獲獎團隊頒獎
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致辭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中央研究院院委會辦公室主任、國家建筑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孫金穎致歡迎辭。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納入治理現代化部署。這標志著城市更新從局部修補轉向系統性變革,成為踐行新發展理念的核心載體,為構建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注入持久動力。孫金穎表示,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將積極踐行“雙碳”戰略,為推動行業技術進步、促進國家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他對多年來支持競賽、踐行“環保節能愛地球”使命的臺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先生致以敬意,并祝愿競賽在各方關注和支持下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中央研究院院委會辦公室主任孫金穎祝愿競賽在各方關注和支持下取得圓滿成功
臺達首席品牌官郭珊珊表示,臺達以科技實踐可持續發展,提供潔凈、高效、可靠的節能解決方案。今年是臺達杯競賽二十周年,也是臺達推己及人、用行動打造綠色建筑的第二十年。二十年來,臺達在全球打造了35棟綠色建筑和兩個綠色數據中心,并通過競賽為產業培養了一批年輕的綠色建筑設計師。今年的“陽光·城市更新”賽題切合了時代發展的新需求,既響應了政府提倡的政策,也能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可實施的借鑒案例及創意。
臺達中國公益事業部總監陳奕祥表示,臺達積極推廣綠色建筑,持續二十年支持競賽
競賽主辦單位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經理景泉代表組委會致辭。他表示,看到競賽的規模、作品的水準、行業的影響力逐年上升,在一定意義上引領著中國太陽能建筑的發展潮流。二十年來,臺達杯競賽秉承的初心始終未變,以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熱點為題,推動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在建筑、生活中的應用,已成為全球的品牌賽事活動,平臺效應日益突出,影響范圍愈加廣泛。競賽注重成果落地,目前共有 6 個獲獎方案項目付諸建設、投入使用。他感謝各界的支持,也期待更多人關注、參與,共同傳播綠色低碳、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經理景泉認為,二十年來,競賽秉承初心,已成為全球品牌賽事活動,平臺效應日益突出
主持人國家住宅工程中心低碳建筑技術研究所所長鞠曉磊介紹,作為以“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為題的品牌賽事,臺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筑設計競賽走過二十年,成功舉辦13屆,先后有全球萬余團隊參賽,提交了 2458 項有效作品,賽題覆蓋了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城市住宅、既有建筑改造、陽光小學、適老建筑、幼兒園、科學考察站等多種類型,反映了社會民生的實際需求。2025 屆競賽的賽題為響應我國城市發展從“增量擴張”向“存量優化”轉型的戰略需求,落實“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城市更新目標,聚焦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競賽設置“北京護國寺街城市更新項目”和“北京首鋼園二高爐更新項目”兩個賽題,通過推動工業遺產更新、歷史文化街區轉型建設,促進城市空間活化與生態修復,探索太陽能等低碳技術與城市肌理的融合路徑,提升既有建筑能效水平與空間使用品質,推動城市低碳更新示范應用。
與會嘉賓、師生及媒體參觀首鋼園區
會議特邀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城市更新推廣總監袁芳分享《百年首鋼,傳承創新——打造一起向未來的城市復興新地標》,并邀請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柴培根作《從綠色更新到倫理回歸》專題報告。兩場報告從實踐與理論雙重維度,為本屆競賽賽題勾勒出清晰的發展輪廓與前景。
啟動會邀請了競賽評委專家、各高校師生團隊及媒體記者共一百多人現場參與。本屆競賽由國際太陽能學會、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中央研究院主辦,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臺達集團獨家冠名,北京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街道辦事處、北京天正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建筑技藝》、世界建筑雜志社等單位支持。
部分參會嘉賓合影
競賽期待參賽團隊更能兼具深入與廣度來設計方案,總獎金高達33萬元。一等獎2組,每組獎金10萬元,二等獎4組,每組獎金2萬元;三等獎6組 ,每組獎金五千元;還有20組優秀獎與30組入圍獎,注冊時間至2025年8月15日截止。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