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港口市場交投氛圍冷清,下游電廠處于機組檢修期,日耗維持低位,拉運以長協剛需補庫為主;非電行業需求釋放有限,貿易商發運積極性低迷,市場觀望情緒濃厚。本月是傳統電煤消費淡季,疊加水電等清潔能源發電條件轉好,火電機組負荷回落。本周三開始,持續維穩了半個月的港口煤價終于扛不住了,進入下行通道,煤炭市場供需關系偏寬松的局面短期難有明顯改善,預計煤價保持小幅回落走勢。
市場利好因素有:首先,發運成本支撐煤價。產地煤價明顯表現好于港口,支撐煤價發運成本高企,加上部分煤種的市場價格已處于階段性底部,優質現貨的貿易商仍保持挺價。其次,大秦線檢修過半,環渤海港口再次進入緩慢去庫模式。大秦線檢修,疊加貿易商發運不積極,環渤海港口市場煤集港有所下降,環渤海港口庫存再次從高位回落。再次,環渤海港口煤種結構欠佳。低卡資源倒掛程度較大,港口貨源存在結構性問題;一旦有需求拉起,煤價隨時都有可能止跌反彈。第四,進口煤有減量。一季度,我國進口煤數量小幅回落。目前,外礦報價保持堅挺,進口煤價格倒掛持續。受匯率波動影響,進口煤成本增加,部分終端需求轉采內貿煤,對國內煤價產生一定支撐。第五,市場信心逐漸恢復。我國經濟基礎穩、韌性強、潛力大,經濟持續長期向好的大趨勢不會改變,煤炭市場供需寬松態勢有望得到改善。
市場利空因素:首先,國際貿易爭端持續。關稅爭端仍然激烈,造成出口下降和通縮壓力,對后續外貿出口和制造業帶來不利,很多企業以銷定產,減少虧損,原料采購也是按需采購。其次,需求依舊保持低迷。電煤需求處于淡季,電廠負荷低,且庫存安全;非電終端需求無明顯增量,僅維持剛需補庫節奏,對煤價上漲形成一定抑制。再次,環渤海港口去庫緩慢。大秦線檢修期間,環渤海港口去庫未果,庫存不降反增;月底,大秦線將恢復正常,市場供大于求壓力再次加大。
環渤海港口和下游電廠的高庫存消化尚需時日,在供需寬松格局的大背景下,煤價或將延續小幅回落走勢。但月底大秦線檢修結束后,電廠機組檢修也將告一段落;隨著氣溫回升,傳統“迎峰度夏”用煤高峰即將到來,上下游庫存經過積極消耗后,預計在五月底、六月份將迎來新一輪補庫,煤炭市場將徹底走出低谷,迎來一波上漲行情。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