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在中國石化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光伏綠氫智慧工廠)的中控室看到,技術人員正緊盯綠氫智慧控制與調度系統的電子屏幕,密切關注工廠內52個電解槽的運行情況。源源不斷的綠色氫能替代天然氣,被輸送至煉化企業,實現低碳制造。
該項目位于新疆庫車經開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直接制綠氫項目。2023年,庫車經開區入選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園區,成為新疆首個國家碳達峰試點園區。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庫車經開區正朝著科技創新驅動和綠色集約發展的目標不斷奮進,全力打造碳達峰試點園區。
產值首破550億元大關
庫車市化石能源富集,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3090.75億立方米以上、原油儲量14.22億噸以上,占塔里木盆地探明儲量的90%以上。
為了充分發揮能源優勢,庫車經開區聯合行業龍頭企業,加速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
在庫車經開區企業——中國石化塔河煉化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塔河煉化”),各廠房生產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產品,通過鐵路專線直銷各地。目前,該公司的原油加工能力每年達500萬噸。
塔河煉化生產管理部高級主管王興軍介紹,按照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構建的“一基兩翼三新”產業格局,塔河煉化未來將全力打造“850萬噸煉油+80萬噸乙烯+80萬噸PX”煉化一體化項目。
圍繞這一重大項目,庫車經開區編制了《塔河煉化一體化改造烯芳烴下游發展規劃》,重點在招引和發展烯烴、芳烴、精細化工等下游產業鏈方面下功夫,推動石油化工向精細化工延伸,致力于打造南疆重要的石油化工產業集群。同時,園區積極發展混紡、滌綸、尼龍等紡織服裝配套產業,加快實現“煉化紡”一體化發展;配套建設裝備制造產業園,發展石化反應器、氣體壓縮機等石油和化工裝備制造項目,為能源化工主導產業提供裝備支撐。
庫車經開區的超前謀劃不止于此。2024年,庫車經開區緊盯重點企業的投產計劃、產銷進度和價格走勢,不斷挖掘存量、做大增量,積極推動中石化新星新疆綠氫新能源有限公司、庫車利華紡織有限公司等企業升規提質,園區總產值首次突破550億元大關。
在項目建設攻堅行動中,庫車經開區積極引導企業引進新技術、新工藝,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目前,塔河煉化萬噸級廢塑料連續熱裂解工業示范項目、新疆源峰紡織有限公司60萬錠數字化多功能混紡紗線項目等64個新(續)建項目全部開工建設,新疆紫兆裝備有限責任公司10萬噸/年清潔能源裝備項目、新疆天錦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一期10萬錠混紡紗線項目等30個項目建成投產。
“綠氫+煉化”實現規模應用
位于庫車經開區的光伏綠氫智慧工廠,由中石化新星新疆綠氫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光伏綠氫智慧工廠把來自光伏電站的清潔電力變成綠氫后,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塔河煉化,用于替代煉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氣制氫環節,最終實現煉油產品綠色化。
中石化新星新疆綠氫新能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范林松說:“光伏綠氫智慧工廠在建設過程中沒有可借鑒的范例,為了攻克技術難題,公司充分利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將新能源發電、電控設備與制氫設備同步響應匹配,實現了‘荷隨源動’的智慧生產模式,開創了‘綠氫+煉化’行業規模應用先河。”
目前,這座工廠每年可以生產綠氫2萬噸,減碳48.5萬噸,相當于植樹約28萬棵,成為庫車經開區的一座“能源綠島”。
在庫車經開區,另一個致力于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項目——“循環流化床富氧燃燒碳捕集關鍵技術及示范”項目正在加緊建設。該項目由新疆兵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牽頭建設,將為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碳減排提供“新疆方案”。
新疆兵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可偉告訴記者:“這個項目將為我國傳統燃煤鍋爐企業帶來顯著經濟和生態效益。若一家煤電企業年用煤300萬噸,通過富氧燃燒技術改造,預計年可節省煤炭約24萬噸,減碳約570萬噸。”
如今,庫車經開區發展的綠色底色越來越濃。今年,庫車經開區力爭完成2家企業綠色工廠創建工作,加快園區能耗雙控、能源診斷平臺建設,實現園區38家規上企業用電、用氣實時監測與動態管控等,確保“十四五”末園區工業增加值能耗強度下降至17%,園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至14.5%。
庫車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庫車經開區將重點推進68個重大項目,持續提升園區綜合競爭力。同時,在深化綠色發展理念的過程中,庫車經開區依托綠氫示范項目,將積極布局氫能產業“制、運、儲、用”一體化產業鏈,推動綠氫在煉油、天然氣、管道摻氫等工業領域的應用示范。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