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線下展在廣州圓滿落幕,多項指標刷新紀錄。廣交會承辦方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信息顯示,截至5月4日,共有來自219個國家和地區的288938名境外采購商到會,較第135屆廣交會同比(下同)增長17.3%。現場意向出口成交254.4億美元,增長3%。
本屆廣交會上,新產品、新技術、新設計、新材料、新工藝大量涌現,綠色低碳、智能化產品廣受關注,成為撬動訂單和開拓市場的有力支點,讓全球客商見證了中國企業的創新實力。
智能擦窗機器人、智能觀景棚、帶機械手的超薄掃地機、透明星空房……步入第137屆廣交會現場,記者看到,不少展臺人流如織,前來詢盤的客商絡繹不絕。
深圳市鴻緒錦科技有限公司外貿經理高彬在展臺前忙碌地與客商交流。“中東、歐洲等新客戶不光對產品認可,更認可中國的品牌,公司聚焦細分領域推出的可無線高空清潔的智能擦窗機器人吸睛無數。”他告訴記者,前年在廣交會上結交的土耳其客戶此次更是加碼下單。
“面對不斷變化的外貿環境,企業必須開拓新市場,拓展新渠道和新客戶群體,實現從線下展會到跨境電商、從大宗批發到零售的全面覆蓋,這也是擴大‘朋友圈’的關鍵所在。”高彬說。
廣交會上的旺盛人氣和踴躍洽談場面,充分體現了全球工商界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為中國外貿發展注入了“強心劑”。最新數據顯示,企業現場展示產品超455萬件,其中新產品102萬件、綠色低碳產品88萬件、智能產品32萬件。首次設立的服務機器人專區更是火爆“出圈”,46家國內機器人企業展出了60個細分領域的500多種機器人,企業日均接待客戶超300人次。
當前,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不少企業正多管齊下探索新的市場機會,而產品的創新力仍是企業擴容“朋友圈”的“金名片”。
既能鉆入狹窄空間又能自動拾取掉落的物品,專注智能清潔的石頭科技再次在廣交會上展現出創新實力。
“本次展出的新品通過對機器人形態和AI智慧的雙重探索,展示了未來智能清潔的無限可能。”石頭科技展會代表表示,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打造了多模態感知系統,使機器人不僅能夠“看見”環境,還能通過點云數據建立精準的三維模型,理解深度信息和空間關系。“我們的機器人還具有‘成長型’特質,通過AI深度學習,它將不斷優化自我。”
“我們收獲了眾多外商的信任以及對產品功能持續提升的期許,不少外商表達了明確的合作意向,對產品的品質、外觀、功能、科技等多個方面表示認可。”石頭科技展會代表說。
本屆廣交會上,“綠色化”同樣成為一大鮮明特色。眾多企業展示了零醛板材、高分子地板、綠色裝飾材料、無塑紙碟等綠色創新產品,將廣交會打造成展示中國綠色創新實力的重要舞臺。
廣交會第二期開展第一天,廣州市潤致進出口有限公司(下稱“潤致”)的展位就迎來了一撥新老采購商。
“這次參展,潤致重磅推出了歷經三年研發的新品‘無塑紙碟’。”談起這一技術突破,潤致負責人興致勃勃地告訴記者,“無塑紙碟”目前已通過歐盟無塑標準檢測,是國內首款符合國際無塑標準的紙碟產品,很多采購商都很感興趣。
“自2000年首次參展以來,廣交會始終是公司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途徑,公司超80%的客戶和訂單源于廣交會。”潤致負責人表示,正是通過廣交會,潤致成功構建了“客戶需求快速響應+差異化服務”的核心競爭力,形成難以復制的品牌“護城河”,如今服務全球客戶超250家。
據展前調研,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中,有56%的企業在綠色低碳領域擁有外觀設計、實用新型、發明等專利;63.5%的企業通過了國內外綠色低碳認證;現場展示的綠色低碳產品達到88萬件。
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艷華指出,本屆廣交會的科技感與創新氛圍濃厚,境外采購商對數字化和綠色化“中國制造”的高度認可,說明傳統制品通過科技賦能、綠色轉型和服務升級實現了躍遷。
廣交會作為中國分享機遇的窗口,正是外貿企業向世界展示創新成果、拓展“朋友圈”的大舞臺。
“廣交會呈現出的數字化時代消費新趨勢,不僅突顯‘中國制造’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而且也為廣大外貿企業把握國際市場新機遇、加快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毛艷華表示。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