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港口市場交投氛圍冷清,上游太低價格不愿出貨,下游需求冷清,詢盤壓價嚴重,成交僵持。需求端難以對市場形成有效支撐,環渤海港口動力煤價格小幅下跌。
煤價可能在迎峰度夏等節點出現階段性反彈,但全年供需寬松格局不會改變,煤炭價格或進一步在政策層引導的合理區間價格內向下偏移。五月下旬,煤炭市場或迎來價格拐點,可能會對煤價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的關鍵因素,將發揮重要作用,如:部分煤礦減產去庫存、煤礦超產整頓導致供給收縮、進口量大幅減少,以及隨著夏季用煤高峰臨近,五月下旬下游電廠可能補庫增加煤炭需求等等。
供應方面,國內生產端,產煤大省因經濟運行依賴煤炭產業,部分主產區要“以量補價”。今年有增產穩產要求,預計五月份的國內煤炭生產仍將保持高位。大秦線恢復后,進港煤車大幅增加,環渤海港口庫存壓力加大,將對煤價形成壓制。進口煤方面,內貿煤價下調后,進口煤價格優勢收窄,部分終端將轉向內貿煤采購,對港口煤價有一定支撐,但整體供應依然充足。
需求方面,五月份進入傳統用煤淡季,氣溫適宜,居民用電負荷減弱;且水電和新能源發電量增長,會擠壓火電發電空間,電力用煤需求難有亮點出現。工業用電方面,制造業PMI雖連續兩個月在擴張區間運行,但房地產市場低迷,對建材、鋼材等行業需求有拖累,僅化工用煤需求增長,但獨木難支,無法彌補其他行業需求的疲軟,整體煤炭需求增長乏力。目前,“高供應、高庫存、高進口、弱需求”的局面已維持半年,環渤海港口庫存普遍增長,貿易商挺價意愿降低,庫存壓力對煤價持續形成壓制作用。
五月份,尤其上中旬,市場不樂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產煤12.03億噸同比增長8.1%;同期,我國進口煤1.15億噸,同比下降0.9%。四月份,煤炭市場供需兩弱,煤價先穩后跌。但大秦線檢修結束后,形勢突變,市場供大于求壓力加大,煤價跌幅擴大不可避免。初步分析,入夏之前的五月底和六月上中旬的煤炭價格肯定會有反彈,但大概率仍屬于“跌的多、漲的少”走勢。初步預計,隨著需求的增加,供應的減少,市場煤供需環境將迎來改善,市場煤價格將迎來拐點。五月下旬,煤價將迎來止跌反彈行情。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