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沙一二期多個分布式光伏項目順利并網運營,成功完成BIPV光伏發電系統的連片運用。項目升級后,年均總發電量超1100萬kWh,同去年相比增長約70%,年均減碳近7500噸,同比去年節省標煤約3000噸,標志著國內港口規模最大的BIPV分布式光伏項目再上新能級。此次并網運營是廣州港集團加快推動傳統碼頭轉型升級、建設智慧綠色港口的重要舉措,更是港口綠色能源供給的大跨步發展。
綠能發展成效顯著
早在去年8月,當時國內單一碼頭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項目——7.3MW BIPV分布式光伏項目在南沙二期并網啟用,年均設計發電達到680萬kWh。在此基礎上,南沙一二期光伏項目版圖進一步擴展,新建南沙一期6.8MW BIPV分布式光伏及南沙二期II期5.3MW BIPV分布式光伏,推動南沙一二期形成連片式BIPV光伏集群。
引領行業低碳轉型
該光伏項目通過系統性改造老舊設施、應用新能源設備及分布式光伏技術,同時攻克了腐蝕屋頂承載加固、抗臺風結構優化及運維協同等難題,同步提升可再生能源自給率與建筑安全性能。
項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碼頭優先使用光伏電站所發電力并享受優惠電價,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雙模并網機制。南沙一二期將閑置屋頂轉化為“綠色資產”,通過高轉換效率光伏組件,實現港口空間資源與清潔能源深度融合,為行業提供“零投資、低風險、高效益”的低碳轉型范本。
高效并網保障生產
為保障生產與施工并行,相關部門協同制定“最小影響方案”,通過分時施工、負荷轉移及智能化監控,僅用7小時完成雙線路并網。在多方高效協作下,實現港區生產全程“零中斷”。這種高效的銜接模式為港口基礎設施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經驗。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