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永新縣沙市鎮張南村阿強種養專業合作社的龍蝦“搶鮮”上市。在國網永新縣供電公司的可靠電力保障下,采用“稻蝦連種”模式養殖的小龍蝦,憑借飽滿的個頭、優良的品質贏得市場青睞,奏響鄉村振興“致富曲”。
旭日初升,阿強種養專業合作社蝦塘邊早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合作社負責人周亮正組織工人利用增氧設備攪動水面,為即將捕撈的小龍蝦“增氧保鮮”。“小龍蝦對水質和溶氧量要求極高,24小時不間斷的電力供應,就是我們產業發展的‘生命線’!”周亮感慨道,從投餌機精準投喂,到夜間照明保障捕撈,再到增氧設備全天候運轉,每一個養殖環節都離不開電力支撐。
國網永新縣供電公司主動對接當地特色產業用電需求,針對龍蝦養殖季節性強、用電設備密集等特點,為阿強種養專業合作社制定專屬保電方案。組織井岡先鋒黨員服務隊定期上門,對蝦塘周邊10千伏線路、專用變壓器以及增氧機、投餌機等設備開展“地毯式”隱患排查,確保用電安全穩定。
“供電公司不僅幫我們解決用電難題,還手把手教我們科學用電!”周亮介紹,供電員工結合龍蝦生長周期,為合作社規劃用電方案,指導合理使用增氧設備,每年可節省用電成本超萬元。
得益于充足穩定的電力供應,周亮的“稻蝦連種”模式得以高效運轉——小龍蝦攝食稻田微生物、雜草,排泄物轉化為有機肥滋養水稻,實現“一田雙收”。目前,合作社龍蝦年產量達500 - 600斤/畝,吸引萍鄉、泰和、湖南茶陵等多地經銷商搶購,每天清晨6點,超500斤小龍蝦從蝦塘直供市場。同時,基地每年帶動數百人次務工,成為村民家門口的“致富車間”。
“這里的龍蝦肉質緊實、腹白腮凈,每天收的量根本不夠賣!”經銷商陳珂一邊忙著裝車一邊說道。國網永新縣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優化農村電網結構,深化“一對一”產業用電服務,以強勁電力引擎驅動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電動力”。(龍菲)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