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清晨,國網豐寧縣供電公司大閣鎮供電所站長王建國帶著臺區經理孫青龍和無人機飛手李明,穿行在銀白的千畝梨園土地上。他們的工具包里除了驗電筆、絕緣膠帶,還裝著新打印的《農戶用電需求清單》。
“老丁,這個配電箱溫度異常,咱們得給線路進行維護了。”在監測系統發出預警后,兩人立刻丁秀海的梨園基地,孫青龍指著紅外測溫儀上顯示的87℃數據說道。此刻正值梨花梳花的關鍵期,20多名果農操作的電動梳花機,把不用的花梳出去,提高坐果率,用電負荷較平日激增65%。
“嗡嗡”的旋翼聲中,無人機掠過梨園上空,10分鐘完成2.5公里架空線路巡檢。李明在顯示屏上圈出17號桿塔,“這里螺母有些松動,要及時處理。”在2018年,同樣的巡檢量需要3人耗時半整天,如今依托“網格化+數字化”服務模式,系統自動預警早于用戶報修已成常態。
據了解,2015年,丁秀海投資400萬余園將荒山改造成梨園基地。梨園初建時,國網豐寧縣供電公司僅用兩天為其完成裝表接電。“你們建議我把噴灌改到谷電價時段,這樣一來每月電費能省2800元呢。”丁秀海拿著剛打印的《用能優化建議書》說道。
梨樹的后續生長離不開充足的灌溉,王建國和孫青龍向丁秀海詳細了解梨園種植的用電情況,隨后穿梭在梨園內各個角落,仔細檢查農用線路和設備。重點對涉及梨園灌溉的設備和周邊供電線路精心檢查,觀察線路連接處是否松動,絕緣層是否完好,認真排查潛在的安全隱患,針對導線、開關、漏電保護裝置使用中發現的問題,現場幫助用戶提出整改方案,為即將到來的蘋果梨種植關鍵時期提供穩定的電力保障。
下一步,國網豐寧縣供電公司將梨園基地納入“鄉村振興電力指數”名單,通過分析灌溉、冷鏈等用電數據,精準把握產業升級需求。春耕以來,該所累計為特色林果產業消除用電隱患6處,改造老舊線路3.1公里。(梁立雯 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