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記者探訪新疆能源(集團)投資建設的立新皮山縣200兆瓦/800兆瓦時構網型獨立儲能項目(一期)施工現場,工程車輛往來穿梭,工人們緊張有序作業,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作為推動和田地區能源轉型的關鍵工程,該項目預計7月底建成投產,屆時將為區域能源結構優化注入強勁動能。
該項目總投資12.46億元,分兩期建設。今年2月開工的一期工程投資7.16億元,聚焦構建200兆瓦/800兆瓦時的構網型獨立儲能系統。項目采用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由40個5兆瓦/20兆瓦時獨立儲能單元組成,并配套新建220千伏匯集站,通過專線接入皮山220千伏變電站,為儲能電力高效輸送提供保障。
“目前儲能設備基礎澆筑完成90%,匯集站設備基礎澆筑完成50%,儲能設備已就位20%。”項目經理謝曉天介紹,建設團隊正全力推進設備安裝調試工作,確保7月底實現項目投產。
項目建成后將釋放顯著生態與經濟效益。每年可實現1.38億千瓦時充放電量,相當于節約4.15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7萬噸、二氧化硫11噸、氮氧化合物18噸、煙塵2噸。同時,項目將有效提升和田電網調峰、調頻和備用能力,為新能源穩定接入提供支撐,加速皮山縣新能源產業發展與綠色轉型進程。
作為新能源布局的重要一環,立新皮山儲能項目緊扣“雙碳”目標,其創新應用的構網型儲能技術,將為區域電網靈活調度和可再生能源消納提供示范經驗。未來二期工程還將進一步擴大儲能規模,持續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力。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