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0%的GDP依賴于自然與生物多樣性所提供的服務。為守護這一瀕危的自然資本,蘇伊士在其可持續發展路線圖中作出了雄心勃勃的承諾。在亞洲,集團通過提供水處理、固廢資源管理、土壤修復、可替代的水資源等服務,保護資源、提高自然環境的再生能力,緩解生物多樣性壓力,從而減少人類的環境足跡,扭轉和遏制自然損失,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蘇伊士亞洲地區水務和固廢資源管理首席執行官方恒業表示:“在蘇伊士,我們與自然保持著獨特且意義深遠的關系——這種關系從根本上使我們區別于眾多企業。我們的水務與固廢管理核心業務,從本質而言就是對自然的守護。生物多樣性、氣候與健康之間的緊密聯系,激勵我們不斷創新并發揮專業能力減少生態足跡,為客戶和我們所服務的社區創造積極的環境價值。”
生物多樣性涵蓋所有生命體及其生態系統與相互作用,是食物、飲用水、藥物及氣候調節等人類基本服務的基礎。通過提供污水處理和固廢管理服務,蘇伊士為保護自然和生物多樣性做出了直接貢獻。
在亞洲,蘇伊士積極開發海水淡化與再生水等替代水源。集團在煙臺、新竹和伊洛伊洛大都會區的海水淡化項目日處理能力達26.65萬立方米。在循環經濟方面,蘇伊士推動塑料、電池、活性炭、建筑廢料及廢棄物衍生燃料等再生材料生產。2024年,蘇伊士在亞洲生產了3900萬立方米再生水,能滿足逾60萬居民一年的生活用水。
為加強行動力度,集團在2023-2027年可持續發展路線圖中作出具體承諾:減少自身業務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并加速部署生態修復解決方案。
全球約四分之一的已知動植物物種(約100萬種)正面臨滅絕威脅。為遏制這一趨勢,蘇伊士正針對土地人工化、自然資源過度開發、氣候變化、水體污染及外來物種入侵采取行動。
在上海化學工業區,蘇伊士創新應用其專利技術 “蜻蜓濕地”打造園區濕地,成為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典范。濕地通過自然凈化過程處理工業污水,同時為當地動植物提供生態棲息地。集團還在重慶、青島、盤錦和常熟等地,通過人工濕地項目實現了廠區生態復育,并作為社區環保教育基地。其中,盤錦項目獲當地政府部門評為“盤錦市第 66 處微濕地"。
在大連恒力煉化一體化項目中,蘇伊士采用“嵌入式”污水處理廠設計理念,通過創新技術方案保護渤海的生態環境,守護斑海豹賴以生存的棲息地。該項目因在溫室氣體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突出貢獻,獲得“氣候特別貢獻獎”。
在菲律賓,蘇伊士正在建造馬尼拉中央污水處理系統水資源回收設施,旨在加快復原馬尼拉灣生態,防治馬尼拉灣水污染。
此外,蘇伊士還在亞洲重點運營項目所在廠區推行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通過社區項目提升公眾意識,并積極與非政府組織建立伙伴關系擴大影響力。這些舉措不僅為亞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貢獻了環保企業的經驗和智慧。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160多年來,蘇伊士集團一直致力于提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服務,并憑借其創新且富有韌性的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水務和固廢服務。集團在40個國家的4萬名員工積極與客戶攜手合作, 為他們在資產和服務的全生命周期創造價值, 并推動其低碳轉型。2023年,蘇伊士集團為全球5700萬人生產飲用水,為3600多萬人提供環衛服務;通過污水和固廢處理轉化生產7.7太瓦時的能源。2023年蘇伊士集團的營收為89億歐元。更多資訊請瀏覽官網: www.suez.com 或關注X和領英 @suez。
蘇伊士約70年前進入亞洲市場,起步于東南亞,繼而擴展至中國發展已50年。蘇伊士在亞洲有逾6500名員工,已建成超過 600 座水廠和污水處理廠。集團與各地市政和工業客戶的合作項目遍布30多個主要城市和地區,為逾2500萬人和 23個工業園區提供水務和固廢資源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