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一點,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的辦公區燈火漸暗,唯有一間辦公室還亮著燈。丁亞娜戴著眼鏡,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績效考核數據映照著她專注的臉龐。這位從預算員一路成長起來的 95 后姑娘,如今已是公司人力資源部一級主管,同時身兼團委委員、總部團支部書記多重身份。自 2017 年加入公司,她輾轉多個項目,用務實與創新,在三項制度改革、職工培訓和團青工作中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作為三項制度改革的執行者,丁亞娜深度參與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中層管理人員績效考核辦法制定。她奔走于各部門與業務條線之間,像 “數據偵探” 般梳理考核指標,將抽象的崗位要求轉化為可量化的評分項。最關鍵的是,她嚴格落實中層干部不勝任退出機制 —— 就像給制度裝上 “安全閥”,徹底打破 “能上不能下” 的困局。為確保考核公平,她逐字核對崗位說明書,聯合多部門分析數據邏輯,讓每個考核結果都經得起推敲,為企業人事改革筑牢制度基石。
“職工培訓不能像隔層紗,看著好看卻不實用。” 丁亞娜帶著這樣的思考,用問卷調研和座談交流當 “破冰錘”:一邊設計分崗位的調研表,摸準職工 “想學什么”;一邊聯動業務部門,明確 “該學什么”。這套 “雙向奔赴” 的做法,讓培訓從 “要我學” 變成 “我要學”。每當公司組織集中培訓,她總是最早到培訓室調試設備、最晚離開整理資料;新職工入職時,她凌晨就守在地鐵站迎接,帶著 “職場新人” 完成半個月的定制化培訓。為解決工學矛盾,她首創 “云青課堂” 線上培訓模式,全程錄播的設計讓職工既能 “云端同步學”,又能 “課后反復學”,培訓覆蓋率提升 40%。
作為團委委員和團支部書記,丁亞娜是青年職工的 “知心姐姐”。她定期組織青年座談,像 “心理觀察員” 一樣捕捉思想動態,幫大家解決租房、職業規劃等實際難題。她帶著團員青年參與技能比武、志愿活動,還發揮特長為公司設計招聘海報、繪制 “保密伴我行” 系列漫畫(該作品斬獲多項獎項)。在她的推動下,團支部搭建起 “職業規劃 + 技能培訓” 雙平臺,累計為 30 余名青年制定成長計劃。工作之余,她筆耕不輟撰寫 40 余篇宣傳稿件,用文字記錄企業發展足跡。
奮斗精神早已融入丁亞娜的工作基因。那些深夜加班修改方案的燈光、培訓室里跑前跑后的身影、座談會上傾聽青年的專注神情,都化作她成長路上的勛章。從人力資源業務骨干到共青團工作標兵,她用行動詮釋著 95 后職場人的擔當:改革攻堅有沖勁,服務青年有溫度,創新突破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