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候持續惡化與能源短缺矛盾的日益加劇,改善生活環境、改變發展方式成為各國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歷史性時期,用能方式的轉變在“調結構、轉方式”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將成為中國今后一段時期內非常重要的任務。
與傳統集中式供能方式相比,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具有能效高、清潔環保、削峰填谷等優點,對我國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目前,我國已經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領域進行了10多年的探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隨著天然氣供應日趨增加、智能電網建設步伐加快,當前已經具備了大規模發展的基礎條件。而在國家政策端,為了推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快速有序發展,國家四部委于2011年10月聯合發布《關于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指導意見》,提出了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指導思想、原則、目標、任務以及主要政策措施,對促進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快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也于近日頒布了《天然氣利用政策》,將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等列入優先類,并將獲得用地、融資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經過長期的探索實踐,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技術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筆者發現在推動該技術走向產業化的進程中,仍然面臨一些具體問題亟待解決。
首先,在政策層面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配套的實施細則尚未及時出臺。雖然大的政策方向基本確定,但與其相關的實施細則仍存在缺失,各地對政策的理解不一致,適用標準不統一,有些還存在矛盾,影響了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有序發展。二是扶持政策不到位。我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與單純的燃煤發電相比,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相對較高。從國際經驗來看,在這個階段,政策扶持對產業發展至關重要,而我國目前相應的政策尚不到位,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具有的節能、環保、節約用地等經濟和社會效益難以充分體現,產業也因此難以盡早突破發展瓶頸,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在具體應用層面則有三方面問題亟待解決。一是能源規劃缺失,未來在能源利用方面將更加注重多種能源相互耦合與智能應用。
例如,現在業內所提出的泛能網技術。該技術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基礎上,進一步與太陽能、風電、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相互耦合利用,為區域提供綜合性的節能減排服務。這就需要在規劃設計階段,進行統籌安排。而目前各省市及地域雖有自己的區域建設規劃,各分領域的能源規劃,但缺乏綜合統一的能源規劃,相關耦合指標不明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能源綜合利用效率。
二是分布式能源并網難。這一問題直接影響了項目的經濟效益和投資的積極性,制約了分布式能源的快速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利益博弈的問題。分布式能源侵蝕了電網企業的利益,表現在對其優質市場份額的替代,同時導致電網設施負載率的降低。尤其在當前電力體制和電網業績考核機制下,電網企業支持分布式能源發展的內在動力不足。
而目前在太陽能發電領域,在國家大力扶持國內太陽能市場、充分消納國內產能的基調下,電網企業已經開始松動,并積極配合其上網發電。這是一個好的開端,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并網的種種問題,有望借鑒太陽能并網,在未來得到有效解決。
三是設備國產化率有待提高。泛能網及分布式能源能否健康持續地發展,技術裝備的研發應用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目前,該領域設備的國產化率還亟待提升。短期看,這直接關系著泛能網及分布式能源技術的經濟性,關系著國家財政補貼總量與力度的安排。長期看,只有裝備技術實現了國產化,形成自有的競爭優勢,該行業才能健康持久地發展。
筆者認為,上述問題是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技術發展至今所面臨的幾點瓶頸。要想解決上述問題,在政策端,政府還應加快制定和落實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配套實施細則以及產業扶持政策;在市場端,應以示范項目為切入點,打破并網難的問題,進一步提高經濟性。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