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重啟邁出實質性步伐。
據報道,山東榮成石島灣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CAP1400示范工程(選址階段)環評報告公示期已于昨日(24日)到期。如無異議,該工程將于明年4月正式動工,2018年年底建成投產。
另外,4月18日,中廣核集團寧德核電站1號機組成功建成并投入商業運行。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系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后國內首個投入商業運營的核電項目。據測算,該機組日發電量約2400萬度,可同時滿足項目周邊地區240萬個家庭用電需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廣核方面獲悉,在寧德項目建設中,國內企業已成為核電站建設中的主力軍,以項目主要設備為例,供應商主要來自東方電氣、上海電氣、中國一重等國內企業。
中廣核方面透露,寧德核電站是我國目前自主化和國產化比例最高的核電項目之一,其1、2號機組設備綜合國產化率將超過75%,3、4號機組設備綜合國產化率將達到85%。
時間回溯到去年年底,廣東陽江四號核電機組、福建福清四號核電機組、江蘇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等相繼低調開工。業內猜測,核電重啟正在提速,業內預測,今年核電項目開工數有望較去年翻番。
此外,結合項目設備國產化進程加劇,電氣設備行業是否將迎來利好?對此,多名分析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持謹慎態度。
華泰聯合一位新能源分析師認為,核電設備國產化率提升毋庸置疑,但核心零部件當前依然靠進口,國內電氣設備公司體量大,核電重啟短期內對其業績貢獻是有限的。
另一不愿具名的知名行業分析師表示,核電設備國產化較日本核泄漏事故前并無大的區別,就算今年開工項目翻番,但去年基數太小,今年的量也不會太大。在她看來,核電項目審批時間拉長、布局放緩是不爭的事實,盡管短時期內有項目上馬,但就長遠而言國家并不會大幅放開,因此相關電氣設備公司短期內業績不會得到明顯的改善。
以東方電氣為例,據其稍早前公布的2012年年報,清潔高效發電設備實現營收202億元,同比減少17.49%,其中核電產品收入同比減少26.73%,原因為受日本福島核事故后國家放緩核電項目審批的影響,公司承接的部分核電項目暫停或延緩。
“核電設備只是東方電氣的主營業務之一,占比不是很大,大多數企業都是視行情來布局各個細分業務,哪個細分市場火就大搞哪個,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上述分析師表示。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