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中俄地區合作座談會上,兩國與會代表均表示,將加強協調,更好地落實兩國領導人2009年批準的《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2009—2018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
落實《規劃綱要》中俄加強合作往來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表示,《規劃綱要》列出的雙方合作領域涉及的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項目,以及地方合作重點項目共有300多項,其中雙方招商引資合作重點項目有200多項,覆蓋很多領域。
張國寶就提出了加強中俄地區合作的6點建議:一是雙方加強協調,按照《規劃綱要》確定的優先領域和合作重點,共同協調推動地方在基礎設施建設、地區合作項目,以及旅游、科技、人文及環保等領域的合作。二是健全完善制度,建立各層次的對話交流平臺,協調推動中俄地區合作。三是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促進地區合作加快發展。四是抓好重大項目,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五是深化服務意識,開創地區合作良好環境。六是加強監督檢查,相互通報地區合作情況。
在會上,俄羅斯總統駐遠東聯邦區全權副代表列文達爾表示,俄聯邦政府高度重視遠東地區的發展。兩國元首批準的《規劃綱要》為兩國地方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俄方愿與中方加強在毗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開發、林業加工等領域的合作,推動俄中毗鄰地區的交流與合作。
中國東北各省區政府負責人、中國外交部、鐵道部等部門代表和神華集團等企業的代表40余人,俄羅斯總統駐遠東聯邦區全權代表機構,阿穆爾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等遠東有關州區政府負責人、企業家和俄聯邦駐華大使拉佐夫等官員近30人出席會議。
2009年9月,胡錦濤主席與梅德韋杰夫總統會晤時共同批準了《規劃綱要》。這次座談會是自《規劃綱要》批準以來,中俄雙方圍繞貫徹落實兩國高層領導的重要指示,首次就促進中俄地區合作舉行的雙邊會議。
外交部歐亞司副司長張漢暉表示,中俄互為最大鄰國,有4300公里的共同邊境線。兩國毗鄰地區合作體現了中俄共同利益。
近年來,俄出臺促進遠東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國出臺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為中俄地區合作開辟了新的廣闊前景。俄遠東地區有豐富的能源資源,有雄厚的科研技術實力,東北地區有充足的資金和勞動力,有完善的工業體系和巨大的市場,互補性強。
雙方能源產業合作大有可為
俄羅斯科學院能源專家塔季揚娜·米特洛娃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表示,中俄兩國能源合作前景廣闊。
擔任俄科學院能源研究所世界能源市場研究中心主任的米特洛娃說,俄中兩國在能源領域有明顯的互補性,使兩國成為“天然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她說,近年來兩國在石油領域落實的大型項目有助于推動雙方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
米特洛娃說,對于俄羅斯而言,中國正日益成為和歐洲同樣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她說:“歐洲市場和東方市場同樣重要。東方市場首先當然是指中國,它是發展最快的、需求量最大的市場,俄羅斯寄予的希望也最大。”
目前,中俄雙方簽署了長期原油貿易、中俄輸油管道建設運營以及貸款協議。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公司將從中國獲得為期20年的250億美元貸款,而中國將獲得20年內每年進口1500萬噸俄石油的保障。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