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月中海油首發歐元計價債券后,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下稱中石化)10月10日作為內地第二家國有企業試水發行5.5億歐元債券,期限七年,收益率2.74%。
中石化此次發行雙幣債規模總計達35億美元,獲穆迪Aa3最高評級、獲標準普爾A+評級。除歐元債外,中石化同時發行了5年期、10年期、30年期共計27.5億美元的美元債。
“中海油、中石化發行歐元債相隔不過兩周,這標志著歐洲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的興趣以及風險認可度正在不斷增加。”參與上述債券發行工作的摩根大通亞太區(除日本)高級債務主管Mark Follett向財新記者表示。
他指出,預計隨著歐洲投資者開始更多地配置此類資產,中國企業的海外融資渠道也將得以拓寬,在“兩大油”打下的基礎上,中國的債券發行者將更容易打入歐洲資本市場。
中海油發行的七年期歐元債較可比國債利差為165個基點,其后由中石化發行的同是七年期的歐元債利差則縮窄至158個基點。一交易內部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預計今后利差還有縮窄的空間。
該名人士指出,中石化試水歐元債也有戰略和戰術方面的解讀。戰略上,歐元債為企業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戰術上,發行雙幣債,通過減小供應來提升議價能力,從而減小企業的發債成本。
有外媒指出,美國貨幣政策的不明朗,也是國內監管部門希望企業能拓寬海外融資渠道、減少對美元依賴的一個原因。
標準普爾評級報告稱,中石化打算將籌集的資金用于其海外業務及償還原有債務。摩根大通、花旗、匯豐、法國興業、高盛等負責此次發行工作。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