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座核電站落戶在海鹽秦山,海鹽人則經歷了從“恐核”到“親核”,再到現在“聯核”的過程,這一認知的轉變,給我們打開了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國核電城”就要在這里崛起。由此可見,認知的提高和觀念轉變可以產生巨大生產力。
思想觀念看不見摸不著,但深刻影響著事業的發展。思想有多遠,行動就有多遠。隨著改革的步步深入,觀念要時時更新,思想要不斷解放,闖別人不敢闖的“禁區”,走別人沒有走過的“盲區”。走過去,前面別有洞天。
——海鹽縣委書記張仁貴
3月28日,我省與中核集團舉行對接會,建設中國核電城再次引起與會企業的關注。這距離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雙方在北京舉行戰略合作會談、商定在海鹽共建中國核電城,前后不到一個月。張仁貴對此激動不已:原先局限在縣里的夢想,上升為省里的戰略,我們朝夢想又邁進了一步。海鹽對建設中國核電城更有信心了。
就在前不久舉行的中國國際核工展上,海鹽推出了中國核電城建設規劃。張仁貴說,這是早在一年前醞釀建設中國核電城時,請中國核電工程公司設計的。按照該框架,海鹽將建一條百里“核協”大道及核電生產、生活、運行、裝備、研發等5個功能區,從裝備、服務、城建、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布局核電關聯產業發展。
這是海鹽思想觀念不斷更新的結果。秦山核電全國起步最早,但當時許多人把它當成洪水猛獸,緊繃“恐核”神經,甚至連招商也諱談核電,當地產業與核電老死不相往來。近年,當地對核電的認知有所加深,有的企業開始“親核”,建起核電關聯產業園。隨著我國核電從適度發展向積極發展戰略轉變,核電既能滿足能源需求、又安全清潔的優勢更加凸顯。海鹽今年起就把建設中國核電城列為發展戰略,把核電關聯產業造就成海鹽新型產業高地。
“現在許多國外企業都來我國爭搶核電蛋糕,國內20多個省市紛紛上馬核電項目。如果我們的觀念還老套陳舊、拘泥不前,就會喪失優勢,被歷史所拋棄?!睆埲寿F說。為此,他和其他縣領導帶隊上北京、到武漢,與相關科研院所接洽攀親;跑省城,對接項目,“出差次數多得記不清了”。目前,外地已經落戶或在建的企業及項目有7個。
眼下,一股更新觀念的風潮正在海鹽大地涌動。還是以核電發展為例,在今年的中國國際核工展上,海鹽有9家企業參展,陣容為歷屆之最。一位參展商說,過去是政府組織我們參展,現在大家主動報名參加,誰還愿意錯過核電競爭蘊含的商機?否則就真的out了!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