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能源是以可移動的分布式發電技術為基礎,通過和儲能、控制、信息通信等技術的有機結合,實現能源的可移動、全天候、高效率供應。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李河君指出,移動能源包括可移動、可穿戴的太陽能發電,它將像移動通訊和移動互聯網一樣,改變傳統能源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傳統集中供電將變成一個個發電主體,能源利用將無處不在。”發展移動能源是太陽能產業的一個重大機會。報告還指出,2014年,全球新能源發電延續了高速增長的趨勢,累計裝機容量達到653吉瓦,年發電量同比增速達19%。預測中指出,2015~2020年太陽能發電增速超過風電增速。
“十三五戰略規劃中,發展可再生能源將成為促進能源生產、消費革命的主要力量。”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在論壇上表示。
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20年,全球能源供應增量中三分之二將來自新能源,2035年新能源將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力。經濟新常態,將為我國新能源的發展將提供動力和重大機遇。
附:報告摘要
一、發展現狀:
1.新能源占比持續增加
(1)化石能源累計裝機容量占比持續下降,由2013年66.1%降至65.1%。新能源累計裝機容量占比持續上漲,由2013年9.5%上漲至10.9%。
(2)由于新能源項目裝機容量增長迅速,2014年新能源發電項目融資同比增幅15.4%。
2.中國發電裝機和發電量全球第一
(1)中國電力裝機增長迅猛,2014年中國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360GW,同比增長9.5%。
(2)受經濟增速放緩、電力結構調整和重新啟動電力體制改革的影響,2014年中國發電量5546TWh,同比增長3.7%,增速放緩。
3.太陽能發電、風電成為新能源發展的主力:
(1)2014年全球新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653GW,風電占比55.1%,光伏發電占比28.9%。
(2)2014年新能源技術進步帶給市場信心,太陽能融資額占比48.3%,風電融資額占比32.1%。
4.亞洲成為光伏核心區域
(1)排名前十國家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總和38.3GW,占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81.5%。
(2)以中國、日本為代表的亞洲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占比達到50%。
二、前景預測
1.太陽能增速超過風電
(1)2015~2020年太陽能發電增速超過風電增速。
(2)2020年全球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容量617GW。
(3)由于光伏系統價格的持續下降和發電效率的不斷提高,2015~2020年全球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容量369GW。
2.移動能源電力需求巨大
(1)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終端產品爆發式發展。
(2)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清潔動力交通技術快速興起。
3.移動能源時代已經到來
2020年移動能源產品市場規模4.7萬億人民幣,由此帶動智能路由產品、移動能源服務的發展。
責任編輯: 李穎